对于普通听众来说,杨千嬅需要做回自己。但是对于制作人来讲,在国语市场上所有突破显然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执行力。而市场本身,则要求狗血要洒,新意要够。你有你的压力我有我的压力,到底偏向哪一方,我想杨千嬅自己也不清楚。于是专辑的名字定得有些文字游戏:《Ready Or Not》。准备好了没,她先提出问题了,反客为主叫我们这些听者有点不好招架啊。可反过来说,一个歌者对自己的状态尚未肯定,那么她的作品会呈现出什么样子,答案呼之欲出。
没有准备好的杨千嬅是迷茫的,一开篇的同名曲就已经泄底。整个照搬Lady Gaga的编曲甚至旋律,还大言不惭地打上“编曲陈台证”的标签,顿时让人有点反胃。之前我就说去年Gaga特别多,看谁才是下一个。没想到今年被大家期待的杨千嬅先行中招,并且雷得人好不难过。周耀辉老师填这类快歌歌词已经是非常熟练,看起来好像是给千FA很多鼓励:“就这样一直一直不如/把头一抬/把心一横。Ready or not/醒过来就要再生”。再生还不如不生,保持你的现状多好?但我想真的回不去了,就连曾经为她掏心的夕爷,也只献上了一曲《哭出来》。可惜歌曲曲不像林一峰,词也不似林夕,二林组合徒留空壳。同样是眼泪主题,哪里还有“原来过得很快乐,知我一人未发觉”的伤,只剩“还好有泪水去依赖”的平淡。没有夕爷的呵护,主题也慢慢模糊。林一峰另一首作品《女人三十》听起来还有点他自己的味道,杨千嬅趁机开心起来,把女人三十的心情说出来分享。不过始终少了粤语歌词里那种韵味,尽管可以体会她的快乐,却经不起回味。三字头的女人真奇怪,似乎不会再用隐晦的手法,什么都是大鸣大放。《圣女不败》为圣女和剩女大唱赞歌,梁翘柏的迷离和优美俨然被歌词消解得无影无踪。这时不得不叫人怀念起《电光幻影》和同名作里雷颂德和人山人海的编曲以及林夕和黄伟文的词作,有品位也有韵味,好听之外还有想象力,现在徒剩架子,却已不是熟悉的杨千嬅。
七首新歌,一翻唱一新编曲,拼凑而成了《Ready Or Not》,这与我们对华星和杨千嬅的期待相差甚远。我想起舌头有一首歌《这就是你》唱到:“这就是你,把所有的表情放在一起,这就是你,把所有的血混在一起”。我们原以为她会很大度地把自己曾经的优美和记忆都融合在一起代给我们,谁知道事实是她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她放弃了人山人海,放弃了林夕,同时也就放弃了自己。马玉芬没有给她穿上台湾的衣服,林一峰也拯救不了她的国语气场。她天生就是块港女材料,非要强迫自己迎合不属于她的市场。没有准备好就不要贸然出击,否则现在这个自己看都四不像的烂摊子如何收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