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深驴友支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0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选择越野跑鞋时应展望        该注意的几点:

破坏生态环境       
  1.后跟,购买各省市        时应该用拇指与食指用满贯        一双鞋的后跟对脚的支[url=http://www.maigoo.com/maigoocms/special/services/158jinguang.html]多亿        [/url双鞋的后跟对脚的支撑程度。好的后跟支撑可以确保你脚正确着地,防止扭伤

  2.鞋码是否合适,很明显,如果一双些你穿上去大了(或者小了),那么它对你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对于越野跑鞋来说,鞋内部空间的长度应该大于你脚长度的13-15mm。试鞋的时候把鞋带送开,把脚放进鞋里,以富余1个手指为参考标准。

  3.鞋的表层,大家都知道越野跑鞋一般分有膜(GTX or Event etc.)和无膜,在这个的选择上主要看个人爱好,一般来说无膜鞋的透气性比较好,脚上的汗比较容易挥发掉,但同时无膜鞋相对也比较容易进水。无膜鞋如果网眼比较多(尤其是靠近中底/大底的部分),那么在你跑步的过程中,水也能比较容易的排出来。

  4.鞋的支撑性, 选鞋时要选对你脚后跟以及足弓支撑比较好的鞋,这样可以增加你的稳定性。大部分人的脚掌都是往里凹的,所以一双鞋对脚的足弓支撑就县的比较重要。尤其是当你在地面不平的环境里进行跑步的时候。

  5 中底,对于越野跑鞋来说,鞋的足尖处应该能够很容易向上弯曲,而横向应该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坚硬度。如果不怕毁鞋的话,可以这样来判断一双越野跑鞋的中底。 把鞋拿在双手上,一只手抓鞋的足尖部位,另一只手拖住后跟,然后将鞋的足尖部位向上弯,然后横向的拧足尖部位。我就是曾经这样测试我的KEEN鞋的。结果是,非常完美。

  6. 鞋垫,这个是人的主观感受。一般来说厚的鞋垫适合比较硬的路面,但同时也增加了鞋的重量,而且也减少了你的脚对路面的真实感觉。

  7. 大底。现在很多人只注重是不是V底。在这里我想请大家注意下这个重要细节。那就是看看大底齿纹的深度,由于条件的关系,我这里只能拿英国的1英镑硬币来给大家说明一下。如果一双越野跑鞋的齿纹的深度比1英镑硬币的厚度还要浅的话,那么这双鞋几乎就没抓地性而言了。尤其是在湿地和草地上。而且这样的鞋在比较硬的路上磨损也会比较快。

  8 包头, 用拇指去按按包头的顶步,边部以及底布,看下是否比较坚硬。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跑步下山对鞋的足尖部分要求比较高。所以买的时候要选择一些包头切相对比较硬的鞋,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你的脚。在这里我比较推崇KEEN的大底包头设计。据说他的创始人正是靠一双包头的凉鞋款式把KEEN这个品牌推向世界的。

  下面简单说下我的2双越野跑鞋。

  首先说的就是KEEN的OCHOCO WATERPROOF(使用时间7个月),有些国人可能并不喜欢KEEN鞋的样子,觉得太怪异。 但我想说的时,鞋的性能比款式更重要。而且我一直觉得他的样子很有个性。到目前为止,我一共穿过4双越野跑鞋,2双AD(其实就是Salomon OEM的), 一双Salomon和这双。这双鞋的性能是最好的,大底比较硬(意味着鞋的舒适感可能并不如其他越野跑鞋,不过我个人认为虽然这双鞋大大底有点硬,但还算在比较舒适的范围内)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其他那几双鞋的大底相对比较软。其次,它和我的脚型很配,穿上去脚没有一点挤脚或者脚在里面晃悠的感觉。另外大底齿纹深度比较深,抓地性能很好,相比之下,其他我穿过的那几双鞋的齿纹深度都有点浅。包头部位很结实。对于这款鞋的透气性,感觉也很不错,但是夏天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穿着可能有人会感觉热。对于这双鞋我个人的定位是野外较复杂环境下的越野跑鞋,可以用做轻量级短线徒步(1-2天)的替代品。

  另外一双鞋是Salomon Trail Comp 2(使用时间2个月),与keen的鞋相比,这双Salomon鞋的大底相对比较软,在硬路上行走或跑步的感觉要比keen舒服,但是它的支撑性没有keen那么好,大底的齿纹也比较浅。鞋的外表采用比较大的网眼设计,透气性相当出色,但是在英国的秋天,穿这双鞋外出已经感觉到凉意了。对于这双鞋我个人的定位是城市公路或乡村公路等路面比较平整条件下的跑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22 22:34 , Processed in 0.1485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