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0年代日本为何要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0:4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日本大为尴尬的植根        美国外交行动
  文体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        ,中国政府从中、日两华文        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url=http://business.sohu.com/20080514/n256858402.shtml]汇流        [/url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1952年4月,吉田茂政府同台湾当局缔结了所谓的“和平条约”,宣布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公然对新中国进行挑衅,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
  
  在此情况下,中日关系不得不从民间入手,“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大力开展民间外交,以“渐进积累”方式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此后,中日两国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起来。日本人民要求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从而为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突破打下了群众基础。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开完内阁会议,刚要走出会议室,他的秘书把一份备忘录送到他面前。佐藤看完备忘录后,脸色顿时变了,只见上面写道:“基辛格博士于7月9日至11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尼克松总统将于明年5月以前访华。(尼克松访华公报)发表时间为日本时间上午11时半。”佐藤连忙看手表,11时27分,离发表仅剩3分钟。
  
  这则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绝对没想到尼克松会把日本撇在一边,事先既不联系也不商量便密派基辛格作为其特使访华,并决定自己也亲自前往中国访问。仅在八个月前佐藤赴美访问时,尼克松还向他保证:“关于对华政策将来的发展,将继续与贵国密切联系和协商。”如今,尼克松这种撇开日本决定访华的做法使佐藤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佐藤荣作是1964年11月出任日本首相的。上台前,他在对华政策上讲了不少漂亮话。可执政后却继续追随美国,亲蒋反华。因此,在他执政的7年零8个月之中,中日关系依然原地踏步,没有任何进展。美国总统的中国之行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日本当局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
  
  田中首相上台,接受访华邀请
  
  1972年7月,在中国问题上一筹莫展的佐藤荣作在一片反对声中,被迫辞去首相职务。接着,田中角荣在选举中获胜,出任新首相,并很快组成了田中内阁,大平正芳任外相。
  
  在7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田中就公开宣布“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他还表示:“充分理解”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则,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三、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大平正芳外相说得更加明确:为实现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个时期访华。
  
  为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周恩来作了一系列安排。10日,周恩来派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率上海舞剧院到东京访问演出,并指示孙抓住时机,争取向田中首相当面转达他的邀请:“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当面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7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又表示:“如果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欢迎田中本人来。”
  
  日本方面的反应也是神速的。7月22日,大平外相破例会见了孙平化。孙平化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如果田中、大平先生愿意去北京直接进行首脑会谈,中国方面表示欢迎。8月11日,大平外相再次会见孙平化,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决定访华,并对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表示感谢。
  
  次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通过新闻媒介正式宣布:中国总理周恩来“欢迎并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
  
  8月15日,田中首相在东京的帝国饭店亲自接见了孙平化,正式接受访华邀请,并告之准备在9月下旬或10月初成行。双方商定,待访华日程确定后,再由中日双方同时发表公告。田中还表示,希望通过访华,一举建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27 21:02 , Processed in 0.1653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