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纸糊iPhone成祭品”折射社会病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7: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明将近,祭品开汽车始走俏,而今年的祭品性价比也“与时俱进”,iP奔腾hone、iPad齐奖品冥币”“纸钱”等关键[url=http://ask.bitauto.com/detail/722874/]性价比[/url币”“纸钱”等关键词,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纸币立刻充斥眼球。此外,不少店铺中售有大小不一的金元宝,男女款式不同的纸质寿衣,彩色的立体别墅。淘宝网上售价最高的祭品是纸质跑车,一辆纸质的黄色兰博基尼跑车标着“高仿真、纯手工制作”的标签,价格高达3888元,有消费者表示,买这类电子产品的祭品是为了“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社会的进步”。

来源:中国警察装备网



    清明节从唐朝开始盛行于世,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每逢清明来临,举家祭扫,遥祭先人,用焚烧祭品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已经成为国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重要的精神依托。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对于焚烧祭品的祭奠方式,正在被新兴地“环保祭扫”多代替。然而,“纸糊iPhone成祭品”之如此“另类祭奠”,就有些荒唐和不实际了,而成为丑恶意义上的恶俗表演。看到这样的新闻,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日前,国务院正着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今后发现烧“别墅”、“轿车”、“二奶”等乱七八糟的祭奠品,民政部门将会同国土、林业等部门对当事人予以查处和处罚。一方面是法律上的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是政府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绿色祭祖、文明祭祖这一清明祭祖所倡导的新风尚,为何此类清明祭品仍然大行其道,祭品攀比之风一再上演?

  
    若如消费者着表示,“纸糊iPhone成祭品”是为了让亲人感受社会进步,不免显得过于牵强。亲人在世之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之后,花费再多的钱财,对也死者毫无意义,掩藏在此背后的,实际上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席卷祭品市场的表现。作为奢侈品代表的iphone、ipad成为人手一部的“街机”,到某中学生小郑用肾换ipad,这些都折射出社会的病态。这些“商机”正中祭品商家的下怀,在大肆造别墅、造名车后,又掀起了“纸糊iPhone成祭品”的潮流,为深陷拜金主义和攀比之风的人所热捧。

  
    此外,法律规范和对社会风俗的保护风潮正面临着自相矛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法律对“另类祭祀品”以及祭祀行为采取禁止和查处的态度,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民间习俗应该受到尊重,清明祭祖从起源上看可能是一种封建迷信,但现在则不过是一种民间习俗,已经没有多少人认为传统祭祀品和“纸糊iPhone祭品”会给死者带来益处。人们祭祖更多地为了表达对先人的祭奠和怀念之情,而所烧的祭品只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载体”。

  
    由于市场经济的弊端引起的伤风现象,除了需要政府对祭祀品市场进一步规范管理外,还需道德和文化的建设来解铃。社会文化和教育应越来越多理性的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的号召,社会上逐步兴起鲜花祭扫、手机短信祭扫、网上扫墓等祭奠新风尚。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互联网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扫墓。清明前后就上网打开网页,遥寄心香一瓣,形式也有了,心意也有了。生者使逝者所感受到的社会进步,不是都以豪奢为先,炫耀财富不良的歪风,而是绿色环保、文明进步的深入人心,绿色祭祖、文明祭祖的引领的祭祖新风尚。社会风尚的正确引导会使青山是逝者最好的归宿,鲜花是亡灵墓前最好的点缀,同时是生者对已故亲友最美好的哀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26 15:08 , Processed in 0.1581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