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九区》的音乐够诚意欠创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9:0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九区》(Di展示        strict 9)的盛装空前成功被影评人们认展位        为是具有革命性的,尤用户        让人们惊叹不已,更有[url=http://tieba.baidu.com/p/1940615286]科技        [/url人们惊叹不已,更有人甚至认为它可以媲美1977年的《星球大战》(Star Wars)和1999年的《黑客帝国》(The Matrix)的科幻片成就。不过,当年这两部作品除了有在对科幻片新思路的探索上取得成功外,其配乐也在电影音乐史上书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星球大战》的配乐标志着好莱坞传统交响化配乐的回归;而《黑客帝国》也为后现代主义的电影配乐竖起了一面旗帜。那么,《第九区》呢?

来自加拿大配乐家克林顿?肖特(Clinton Shorter)带来的《第九区》(District 9)配乐同影片的画面一样,没有光鲜的色彩烘托,没有明快的节奏旋律,只有始终保持着压抑,黑暗的听觉体验。不同于很多好莱坞大片,《第九区》的配乐所追求的并不是浓墨重彩的“贴片”效果,音乐在本片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很多同类型科幻片:大量的声效和引人入胜的剧情直接盖过了音乐本身,这让我们很难在片中听到一段明显的,让人记忆犹新的具体旋律。

身为南非人的影片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把背景设定在了自己的祖国,因此他更希望配乐能具有鲜明的南非原生态风情。这个要求让作曲家克林顿?肖特在三个月的创作时间中花费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为影片寻找音乐构思。为了凸显这种非洲大陆的野性色彩,除了音乐本身就带有显著地南非地域特色外,在最后的音乐成品里我们还能听到贯穿全片并饱含着沧桑和男性旷野的吟唱——这才是整部配乐的精华。深邃的男声不仅同样是对影片的环境进行强调,但其更多的还是被赋予了一种悠远的呼唤味道,这种简明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没有让影片从一个高起点出发。此外,除男声吟唱外,配乐中的亮点还有日本传统的太鼓的使用。这种极具旋律感的打击乐器在谭盾的《英雄》(看专业剧评),汉斯?季默的《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等配乐作品中都有现身。不过显然作曲家克林顿?肖特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展现以上片中要体现的那种东方神韵,而是为了追求音乐中的气势,这种发声厚重且大气的乐器也是偏向于强调节奏感的非洲鼓所无法比拟的。另外,配乐赋予影片人性角度的关怀依旧是传统的长线条旋律,没有华丽的音乐创作技巧,用低沉,缓慢的行进速度讲述了一个悲情的故事。影片末尾,当主角威库斯(Wikus)在废墟拿着一朵金属做的玫瑰花无助地观望时,沧桑的男声再次响起,又是一个轮回。


其实,只要你对电影音乐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肯定会觉得《第九区》的音乐创意是再简单不过了:原始的非洲音乐,大量的打击乐成分与略显悲情色彩的弦乐勾勒出整个影片。音乐也明显带有德国作曲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为《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创作的配乐精髓,而激战场面弦乐部分的固定音型又像极了他去年的《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整部配乐的汉斯?季默味道相当浓重。但相比以上两部作品在音乐中显露出的华丽的电子管弦色彩,《第九区》则显得内敛许多:传统乐器占据了主导地位,音乐中电子合成器的使用也是少之甚少。所以从总体上讲,配乐的创作手法虽有可圈可之处,但也并无太多的新意可言,这也回答了文章开始所提出的疑问。而且作为一个初入好莱坞的配乐新人,其音乐一露脸就表现出太多的“熟面孔”也不免让人感到失望。不过这部电影的配乐本身也并没有引来人们太多的关注目光,再加上影片成功的光芒更是将配乐掩盖而很少让人觉察。但是我们也还能从细细聆听中发现克林顿?肖特为这部影片所倾入的心血,他对世界音乐的把握,和为影片所带来的音乐诠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17 23:05 , Processed in 3.9055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