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电子眼“高招”不靠谱 专家全面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4:3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子警察真的可以明确提出被轻松躲过吗?昨天,纲要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交警寻找        支队交通科研所工程师中国国际        四大“高招”进行解析[url=http://bbs.lady.163.com/bbs/ladyguanshui/273056877.html]凌云        [/url大“高招”进行解析,并表示网上“高招”行不通,自觉守法是最好的高招。

近日,一个题为《开车人必读:电子警察工作原理揭秘》的帖子出现在商都BBS、天涯社区等各大论坛,点击率颇高。作者自称“内部人士”,将电子警察的拍照原理分析得头头是道,并向开车人支招如何逃开电子警察的“法眼”。

安全驾驶才是关键

电子警察真的可以被轻松躲过吗?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郑州市交警支队交通科研所工程师李辉,李辉对帖子中的四大“高招”进行解析,并表示网上“高招”行不通,自觉守法是最好的高招。

“高招”1:去掉车牌上的对焦圆点 

专家:圆点起防伪作用,没“对焦”之能

车牌上都有个小圆点,为稀土金属制作,会发出微波信号,其作用就是用来与电子眼对焦。因此,抠掉它,电子眼便拍不清楚车牌号码了,车检时再用双面胶粘起便可。

专家:车牌上的白色圆点,只是一个分隔符,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根本不存在“对焦”一说,“抠掉小圆点,就可以防电子警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抠掉车牌圆点,不但不能躲避电子警察,反而会成为交警查处的对象。

“高招”2:红灯亮后有3秒延迟 

专家:已调成红灯亮时电子眼便启动

为了防止误拍,红灯亮后3秒钟,电子眼拍照系统才启动;而绿灯将要亮时,提前2秒关闭系统。所以,很多出租车抢灯,就是抓准延迟时间打“擦边球”。专家:从2006年起,郑州对违反交通信号类违法确实是红灯亮后3秒起拍,但鉴于有驾驶员钻这个空子,交警部门已经对部分路口的电子警察系统做了调试。红灯亮,电子警察系统便启动,不存在帖子中说的延迟。

“高招”3:车压警戒线后不能动 

专家:违法了,停在哪儿都没用

帖子中称,有“电子眼”的路口在警戒线下方都埋有感应线圈,轮胎压上线圈便会触发脉冲。如果在一个红灯周期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便会被拍。简单说,红灯时,前轮过线,而后轮尚未压线,便只产生一个脉冲,在没有连续两个脉冲时,不拍照。因此,有人前轮过线,想往后退一下总可以嘛,错了,一退,又触发一个脉冲,引发拍照。不过,被拍了也没事,一般闯红灯、违反禁左禁右等违法行为的取证照片有3张,1张车身过警戒线,1张到路中间,还有1张是车过对面路口的警戒线。所以,即便触发拍照,那么你停着别动,或者你停在对面路口的警戒线外面都没关系。

专家:目前,郑州市区各路口的电子警察确实采用地感线圈的触发机制,但并非文中说的那样。一般警戒线前方会埋有数组线圈,导电后产生磁场,金属体通过便会产生脉冲,几组线圈通过逻辑关系来准确判定违法行为的种类。按照相关交通法规,确认一辆车闯红灯违法需要2张照片,第一张要显示红灯状态下车身未越过停车线的状态,第二张要显示车体完全驶离停车线的状态。因此,违法了,停在哪儿都没用。

“高招”4:绕道可躲开电子眼专家

专家:先进电子眼可监控多个车道

电子眼有拍摄范围,一个摄像机通常只拍一个车道,少数可拍两个车道,一般都是设在从左向右数的第一和第二条车道上。因此,可以绕行旁边的车道来避开电子眼,或者压在两个车道中间的线上行驶,这样两边都不会拍到,这招在路口变道时最有用。

专家: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现在部分先进的电子警察能同时监控双向4车道,即8条车道的情况。在部分路段,右转车道甚至非机动车道都在监控范围里。所以,想从右转车道或非机动车道闯红灯是行不通的。

目前,该种电子警察已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安装。随着郑州市不断对系统设备优化升级,不排除将来也会配备该种电子警察。

此外,交警部门还会不定期改变电子警察摄像头的位置或增加摄像头的数量,以便对不同车道进行监控。“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是避免受罚的最好高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5 13:22 , Processed in 0.1201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