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该年轻妈妈介绍用友移动,为保持孩子清洁,她伟库平时三天两头喜欢给儿移动实名子掏耳朵,结果最近发移动实名他不停抓挠,怀疑患病[url=http://www.wcwykj.com/]移动实名[/url不停抓挠,怀疑患病。

  经耳科专家李庆端主任检查发现,孩子的外耳道已感染并转为化脓性中耳炎。

  李主任表示,临床经常有家长抱着孩子做耳科检查。据统计,在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中,95%以上是掏耳致伤感染。李主任介绍,很多年轻家长喜欢给孩子掏耳却并不了解以下知识——婴幼儿的外耳道又小又深,只要掏耳不留神就可能捅破鼓膜,丧失听力。如果感染,孩子会出现疼痛难忍,还会转为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大量的细菌还会经过血循环或淋巴液扩散,引起可怕的脑膜炎或脑脓肿。掏耳还会把细菌带进耳道,若环境潮湿,外耳道便会感染霉菌病,会又痒又痛又流水,听力也会受影响。长期掏耳,慢性刺激,还可能发生乳头状瘤。”李主任表示。

  专家提醒,幼儿的耳朵尤其不应该随便掏,因为幼儿外耳道皮肤十分娇嫩,在靠近耳道口的皮肤还分布着很多皮脂腺和毛塞等。如果经常掏耳孔,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细菌侵入,引起感染,严重的还会出现生疖肿、发烧、食欲减退、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

  “耳垢多了不用担心,因为它会随着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咀嚼活动自动脱出。”李主任说,不少家长把耳屎当垃圾,害怕妨碍孩子听力,其实不必太过担心。因为耳屎(学名“耵聍”)是保护耳朵的天然“防护墙”,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如果缺乏它,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由于缺乏屏障,鼓膜可能受到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此外,耵聍分泌的油质还能抵挡入侵的细菌或小飞虫。

  李主任提醒,掏耳时应该注意:

  1.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来;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即可;

  3.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一周两次;

  4.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18 19:05 , Processed in 0.1851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