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车知识 解析脚刹和手刹的不同之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01:3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轿车脚刹全部是液压的,作用于全部四个轮子,当然,如果你是前盘后鼓的配置,前轮作用会大一点。脚刹由于是液压的,力量大,效果好,但是由于是液压的,万一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出现刹车失效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液压系统只有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起作用,车停着,脚刹也就没啥用了。
  轿车手刹没有液压,而且只作用于后轮,不作用于前轮,其结构跟自行车刹车差不多,是一根钢丝之间拉到后轮刹车上,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不依赖于液压系统,不需要发动机就能工作,故障小,是作为液压脚刹的一种备份,也就是说,一旦你开车时候发现液压失灵,你还能用最原始最可靠的手刹来做最后一道防线。
  正是由于手刹不依赖于液压系统,所以一般手刹又用来停车后防止车辆滑动,这一点特别是对手动车非常重要,因为手动车停下后离合器松开,不用手刹的话车很容易滑动(自动车用液力变矩,手刹在停车的时候,视情况也可以不用)
  有读者问:我是才上路的新手,经常见到老司机在等红灯时拉起手刹,请问手刹的原理是什么?其他情况下怎么使用?
  为此我们采访了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高级工程师王树义。王工程师表示,长期停车不宜使用手刹。
  ■手刹是纯机械,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
  王树义解释说,手刹的专业称呼是辅助制动器,与制动器的原理不同,其是采用钢丝拉线连接到后制动蹄上,以对车子进行制动。长期使用手刹会使钢丝产生塑性变形,由于这种变形是不可恢复的,所以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手刹的行程也会增加。
  与手刹配套使用的还有回复弹簧。拉起手刹制动时,弹簧被拉长;手刹松开,弹簧回复原长。长期使用手刹时,弹簧也会产生相应变形。任何零件在长期、频繁使用时,都存在效用降低的现象。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不使用”,而是说针对零件的特点应该“正常使用”。
  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只是开车,车坏了放到维修厂就可以了———这是个错误观点。使用常识应该是司机必备的知识,机械零部件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原理,司机理解后再正常使用,不仅能增加零件寿命,还可以减少使用中不必要的麻烦。
  ■长时间停车不宜使用手刹
  停车时间超过12个小时,应该属于长时间停车。比如,车主出差或者出游时,把车子长时间停放在家中或者户外。这种停车由于较长时间地让钢丝处于绷紧状态,容易造成钢丝的塑性不可恢复变形,加速了钢丝老化,而且减低寿命。
  特别是长时间斜坡停车,如果钢丝发生松弛、断裂,车子容易发生溜坡,危险性很大。停车时,应尽量保证车子各个零部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行手刹制动。
  如果想把车子长时间停放在斜坡上,应该先拉起手刹,在车轮前后打上“眼儿”(楔子)后,楔子与车轮顶实后,再松开手刹,最后挂到前进挡(或者倒挡)。“松开手刹”的步骤是必须的,这可以保证车子的停车受力集中在楔子上,而不是齿轮或者钢丝上。
  ■单面停车容易造成车子左右失衡
  王树义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种平衡,车子也是一样。”单面停车,实际上就是一侧车轮停放的位置高,另一车轮停放的位置低。正常使用就要注意点点滴滴。某些小区里经常由于停车位少,车主就把车子的一侧车轮停放在台阶上;或者把车子单侧停放在坡路上。这样的单面停车容易造成车子的左右失衡,从而影响车子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轿车具有一定的通过性,但并不是说可以像越野车那样爬坡冲顶。越野车相比轿车而言,只是零部件的设计强度、刚度、寿命要高,也并非意味着是“一部可以随意使用的机器”。
  ■短时间停车使用手刹,应使各零件尽量不受力
  “最好的停车是使车子的各零部件都处于不受力的状态。这样可以保证零件使用效能,同时延长使用寿命,”王树义表示说。比如在水平路面上,车子不使用制动也可以保证不动,此时拉起手刹或者挂到前进挡(或倒挡)是最好的。
  早晚上下班时停放,一般属于短时间停车,可以使用手刹系统。车子尽量停放在水平路面,在车子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拉起手刹即可。
  手刹除了在行车途中等红灯时使用外,有些赛车手还在车子过弯时,用来控制出现的甩尾和转向过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4-12-31 04:25 , Processed in 0.1340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