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和欧洲的钢琴吉他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6:0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着重谈论了哥特音乐在英国的起源和发展。但“黑暗之血”无处不在,在不列颠新哥特运动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隔海相望的美国地下音乐界也正衍生出一股直接源自根源摇滚的“浊流”, 81年Rozz Williams组建了传奇乐队Christian Death,他们用妖艳的外型;启示录式的歌词;咆哮的吉它以及限制级恐怖片和样的现场营造了一个现世地狱。其渎神和黑暗病态程度比一众英国同好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美国音乐媒体将Christian Death的音乐冠之以“死亡摇滚”的名号。就本质而言死亡摇滚与哥特摇滚同为一物,唯一略有不同的是美国地下音乐界并没有经历过如英国乐坛一样的无政府Punk,因此Deathrock的器乐编曲更多来自于Mifit类的恐怖Punk并且混合了许多根源摇滚成分,基本上不含有Punk色彩。虽然Rozz最后与乐队不欢而散,并最终在98年前以悲剧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Christian Death以及其所派生出的诸多乐队如Shadow Project、Faith & the Muse、Gitane DeMone等组成的音乐家族构成了北美黑暗音乐界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此外London After Midnight早期也是这种风格的乐队。而美国黑暗厂牌Cleopatra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广着这种音乐。
从现在开始这篇文章将探讨一些饱含哥特意识的其他黑暗音乐风格,虽然音乐形式与传统哥特摇滚相距甚远,但其黑暗的精神内涵却紧紧相连。在这里哥特精神与其他多种音乐风格交叉混血创造了一些新的分支流派。进而主宰着当今的黑暗乐坛。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EBM,全称Electronic Body Music(电体音乐)。从命名上分析它本身属于电子音乐的一支。最初评论界把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电子乐队所创作的冷酷、黑暗而又极简化的电子音乐称之为EBM。大多数人认为Front 242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EBM乐队,他们将电子色彩浓郁的冷酷声响,单调简化的节拍和军国主义突击队造型带进了摩登的舞池,一场真正的音乐暴力革命。随后而至的一系列团体是The Klinik,Insekt,Dive,Click Click,A Split Second以及Suicide Commando。随着此类音乐本身向着黑暗和暴力的进化Digitalhardcore(数码硬核)终告出现,其中的代表乐团Alex empire已被众多乐迷所熟悉,我们无需赘言。美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有大量的EBM乐团,但这些乐团却不这么称呼自己而更愿意用Industrial(工业)来形容自己。如Skinny Puppy、Front Line Assembly、Cevin Key、Velvet Acid Christ、My Life With The Thrill Kill Kult等,虽然音乐中都含有大量的EBM气质但普遍意义上仍被公众称之为工业乐队。

   再下来要介绍的是Dark wave,而特别要提出的是Darkwave一词的具体含义如今已经非常宽泛而模糊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解释。这其中有美国式的,有德国式的,甚至还有中国式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严格按照音乐本身而区分和命名的德国式解释。当今的德国无疑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哥特文化消费群体,虽然德国并不是哥特文化的发祥地,但由于悠久的蛮族(无贬义)历史和异教文化传统使得日耳曼民族对哥特文化出奇的热衷。唯一能够将哥特音乐看作是主流音乐类型的国家目前只有德国而已。其中一年一度的莱比锡Wave Gotik音乐节更是全世界黑暗乐迷的盛大节日。在德国(也可以说是欧洲)Dark wave于80年代中期做为音乐词汇出现主要形容的是当时充斥德国乐坛的带有黑暗情结的new wave音乐,而且着重强调了音乐中的合成器/电子色彩。第一支著名的Dark wave乐队也许应该是Project Pitchfork。黑暗的歌词和嗓音配合幽涩的techno音乐构成了Dark wave所需要的全部元素。是的,Dark wave音乐也有很强的舞曲成分。(就这点而言,它的欧洲定义与北美定义截然不同)接下来是著名的Deine Lakaien,它同样也是德式Dark wave的代表乐队之一。另外目前正当红的一众德国乐团L’’’’’’’’Ame Immortelle,ASP,Samsas Traum等都是这种风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9-11 09:49 , Processed in 0.1713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