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授讲翻译:什么是“戴高乐的反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5:2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Dista白酒nt thunder[url=http://www.baidu.com/link?url=je6a3oOem0wO98MX7NGBUnAIjGBGI8TxFknrCgl1VC8Xy4TGLRlYGIW8GLnplTNj]茅台[/urlsouth Pacific, where de Gaulle on his travels sent orders to prepare proposals。

  原译:迎接这一阴谋的是来自南太平洋的、远处的雷声,戴高乐正在那里旅行,送来命令准备新的提议。

  辨析:原译者显然没有弄清楚thunder(雷声)指什么。从整个句子看,这里的thunder不可能指真正的“雷声”,因为和句子的主要内容连不上,从上下文看thunder只能指戴高乐的反应。

  这是一种隐喻,词典中就指出thunder常用于比喻“(雷鸣般)怒吼”、“大发雷霆”(不少民族都认为雷鸣是上天发怒),说某人as black as thunder就是说该人“大怒”。

  Thunder有时还和lightning 一起用,表示“大声斥责”,如:They assail with thunder and lightning the author of that book. 他们大肆攻击那本书的作者。

  Thunder亦可直接用做动词,如thunder threats是“大声威胁”的意思,又如:

  “Get out of my house!” he thundered. 他吼道:“从我屋里滚出去!”

  She thundered against her husband’s being late. 她丈夫来迟了,她大发雷霆。

  这一句的翻译,词序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全句有这么几个信息点:

  1)(法国国内)有人提出了一个scheme(scheme是一个中性词,不一定是“阴谋”,而只是“计划”);

  2)戴高乐听到这个计划大发雷霆;

  3)当时戴高乐正在遥远的南太平洋旅行;

  4)戴高乐下命令要下属准备一份新的proposal(以代替那个scheme)。

  要把这些信息都放到一个句子里去,最好以戴高乐为中心组织句子,但是如果用一个很长的偏正结构“当时远在南太平洋旅行的戴高乐”作为主语,会有点绕口。不妨将全句译为:戴高乐当时远在南太平洋旅行,听到这个计划后大发雷霆,下令提出新的建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15 13:34 , Processed in 0.1623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