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陕西十大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06:4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陕西民间有"十大最新家用路由器怪"之趣谈。这"十大最新家用路由器怪"是:

一、最新家用路由器面条像腰带 
  路由器网址关中盛产小麦。小麦也[url=http://www.baidu.com/link?url=pyhKGJqjJ4zBBpC8yDF8xDhnvDuhK6tkJ8A3booYQBqwN5ExVWkbhdMpQH3ioTbF4IyY2lSyxYxi2V2k4qPC]路由器网址[/url中盛产小麦。小麦也 就成了关中人的主要食粮之一。 而面条则是关中人最主要的饭食。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

二、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了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产户门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

四、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而牛羊肉泡馍要数回民食品了。

  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肉是大块的肉,馍是硬梆梆的死面饦饦摸,碗是能盛六两八两的大老碗。刚端来的羊肉泡馍很烫,呼呼地直冒热气,吃时用筷子从贴碗的四周往嘴边拨,边拨边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馍、熬汤、掰馍和煮馍。肉要煮得又酥又烂。馍要烙得又硬又黄,还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烂。汤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馍要掰得越碎越匀越好,然后将馍、肉、粉丝、葱、盐、味精等调料加入,在炒瓢内旺火爆煮。   由于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馍分为煮馍和小炒。加汤的多少不同,分为干泡(汤少)和水围城(汤多),吃得自有分寸。这种泡馍有干有汤,又热又香,很叫人开胃口。所以泡馍馆,便选用一种耀州(耀县)产的大瓷碗来装盛泡馍。

五、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一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拉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六、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祆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情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皆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只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旱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八、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九、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开"老碗会",而且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也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十、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验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人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嫽得太"(好极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9-15 02:42 , Processed in 0.1609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