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德昌走了,何必拿蔡琴说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8:4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当地时间上周伟库五,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移动商街代表人物杨德昌导演因用友移动大肠癌病逝,结束了他移动商街

    杨德[url=http://www.yesky.com/291/194291.shtml]伟库[/url

    杨德昌导演善于审视人生,观察社会百态,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浓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这正是他对待电影的态度,希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溶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电影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

    每每当名人去世,就有人喜欢在他们那段已经逝去的感情上做文章,杨大师刚刚驾鹤西游,很多人已经把他与蔡琴的早年恋情拿出来大谈特谈,什么无性婚姻,感情破裂等五花八门。蔡琴在大陆的知名度恐怕比杨德昌还要高些,很多人一说蔡琴都能哼出几首耳熟的歌,而杨导的作品可能多数人都没有看过,因为那些电影过于深邃,但在行内人和一些影迷的眼中,杨德昌的艺术成就远远在蔡琴之上,两部代表作:1991年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获第28届金马奖最佳作品奖、最佳编剧奖,2000年的《一一》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奖,作为台湾电影的领军人物,杨德昌导演在台湾乃至世界影坛都享有盛誉,而他对电影独特的理解和作品中深远的儒家思想让他无愧于电影大师的称号,这些是蔡琴远不能比的,在此我希望不要把蔡琴与杨德昌相提并论,让杨德昌导演安安静静地走,蔡琴安安静静地继续生活。

    杨德昌走了,但是他留下的那些经典作品依然能够让我们回味许久,还是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他的作品上,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对五十年代台湾青少年那种颓废心理的描写,对社会发展的一丝无奈、一丝希望,《一一》中对家庭伦理生活敏锐而奇特的描述,委婉高明的手法,都值得让我们反复观赏,这可能也是杨德昌导演所希望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2 20:33:5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加分呀












品味生活,时尚绅士,网络屈臣氏,尚品诺精品购物www.sirpin.com http://www.sirpin.com密云速得网络超市,密云超市http://www.mysude.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7-27 15:24 , Processed in 0.2156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