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毒式传播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1:3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Youtube绿A上发布了《科尼201螺旋藻重金属超标2》(Kony 20绿A12)仅仅四天时间后绿A现他的视频播放次数已[url=http://lohas.china.com.cn/2014-10/17/content_7304803.htm]螺旋藻[/url他的视频播放次数已经超过了5800万次。这使拉塞尔领导的慈善NGO“看不见的孩子”一战成名,也令片中所指的乌干达叛军组织——“圣主抵抗军”领袖科尼一夜之间成为人类公敌。据可信数据,该组织造成约44万人死亡,并有3万童子军被胁迫战斗。
  
  这个在Facebook网站上同样博取了超过六千万次点击率的视频,引发了无数人的憎恨、谩骂和讨伐,甚至引出了美国政府和乌干达政府的官方回应。事实是:该组织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本国政府军击溃,现已逃离乌干达,科尼本人虽未归案,但剩余作战人员已不足500人,构不成任何现有威胁。
  
  “科尼十恶不赦,必须行动起来!”这是《科尼2012》传递给受众的指示,但它和事实真相并不相符。在视频中,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科尼所犯下的罪恶,极尽所能地进行了情绪渲染和精神煽动,而现状和真相则被略过。在这场病毒式的传播浪潮中,“选择性相信”被放大到极致,偏见掩盖了真正的问题,道德和爱心成为了一切声讨的理由。
  
  这让我想起了《浪潮》,那是一部讲述在德国某个高中做极权主义试验的电影,仅仅几天时间内,纯真的孩子就成为了训练有素的反社会组织,在富有煽动性但又隐含歧视和偏见的宣传攻势面前,年轻人非常容易成为不安定的破坏者和受害者。《科尼2012》虽不具破坏力,却借助Facebook/Youtube这些Web2.0时代的媒体完成了成功的病毒营销。
  
  国外有分析家指出,《科尼2012》其实是为“Facebook Generation”(Facebook一代)量身定制的——这些年轻人喜欢“地下运动”,对于“改变世界”有着强有力的参与热情。这是网络推动社会变革、改变传播模式的又一个鲜明证据:像这样过去只被政府和总统证实并传播的国家军事行为,也变成了草根行动主义者的诠释对象。
  
  讲述新闻业变革的纪录片《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曾经提到某个民间视频网站,他们在美国年轻人中大受欢迎,其获取点击率的法宝很简单:一改过去正儿八经的国际新闻报道模式,而是派自己的草根记者手持DV走进那些遥远的国度,拍下生活中令人稀奇的场面。从新闻价值来说,不值一提,但十分受欢迎——某种程度上说,和Facebook/Youtube的病毒式传播非常类似。
  
  这也让我联想起时下火爆剧集《黑镜》第一集讲述的议题:在媒体极度碎片化、传播极度个人化、信息源极度草根的时代,Web2.0网站已经比传统媒体更加具有改变社会传播议程的力量。一个视觉艺术家成功地利用病毒式传播,一手导演了首相的出丑,而首相迫于根本不受控制的传播浪潮,也只能服从“民意”的安排。
  
  然而故事的真正相关者呢?谁关心过?《卫报》派记者前往乌干达北部,那里迎来了《科尼2012》的第一次放映,而当地有许多“圣主抵抗军”的受害者,科尼曾在此盘踞40年。观看者们听起来非常生气:“这不是我们的真实生活,看起来它关心更多的是白人。”这与许多人对此片的批评不谋而合:它更像是一次白人精英视角的“拯救世界”行动。尽管偏激的民族主义令人反感,但世界大同旗帜下的人种优越感同样值得警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4-12-25 10:14 , Processed in 0.1796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