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浪滚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2:1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麦子熟了,生产队圣元的大喇叭里唱着郭兰英飞鹤的“麦浪滚滚闪金光”圣元,喜悦激昂的歌声在金雅莹这是农民的节日。社员[url=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1%C5%D3%A8&in=24520&cl=2&lm=-1&st=-1&pn=26&rn=1&di=35637297255&ln=1986&fr=&fm=result&fmq=1333958954609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6&-1&di35637297255&objURLhttp%3A%2F%2Fimages.cnwhy.cn%2F2011%2F08%2F03%2F691bd4d579ae8978eed8fadfbbfd78fd.jpg&fromURLhttp%3A%2F%2Fwww.cnwhy.cn%2Fnews%2Fnz%2F2011%2F08%2F03%2F334274.html&W450&H307&T8399&S36&TPjpg]秋冬[/url是农民的节日。社员们家家蒸馍烙饼,吃的饱饱的,拿着磨得飞快铮亮的镰刀走向麦田,那架势不亚于冲锋陷阵的士兵,干硬的麦芒像针一样把裸露的胳膊划得深一道浅一道的血印子,汗侵到里面杀的特别疼,拿镰刀的手尽管长了老茧,还是磨起了水泡,腰疼的跟断了一样直不起来,近四十度的干热天气一干就是好几天,臂膀被太阳烤的冒油,脸晒得黝黑,汗水不停地滴进烫脚的土里,流进嘴里,咸咸的。尽管割麦很累很累,但心里还是被丰收的喜悦撩泼的十分激情,看着麦场上一堆堆金黄的麦粒,那种踏实放心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开心爽朗的说笑声,好像要把一年的酸辛劳累一下子笑没似地。

今年大部分麦区遭受了特大干旱,但是后期管理的好,水、肥、药跟的上,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都超过去年,看来又是一个大丰收。以前一亩地也就是收个六七百斤,现在亩产都是一千多斤,而且麦收也简单了,收割机轰隆隆一过,金黄色的麦粒就出来了。割麦的镰刀,打麦场上的碌碡也成了农家院的陈列品,现在种地不但不用交公粮交农业税,国家还给补贴,惠农政策一项接一项,农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泱泱大国,四分之三是农民啊,只有农民富了,国家才是真的富了。现在真的是像丰收歌里唱的那样“社员人人心欢畅”啦。

来这座城市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每年都要到郊区去看几次麦子地,孩子们总是十分诧异,可他们怎么会理解一个农民的儿子对生他养他充满童年梦幻的麦田的那份感情,每当走近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时,都会被那波澜壮阔的情景所震撼,那激动的心潮也像随风起舞的麦浪一样起伏滚动着,那震天动地的收割机的轰鸣,那拉着新麦奔跑在乡间柏油路上的拖拉机,构成了一幅现代农业的壮美画面。现在虽然成了城里人,但依然对那从绿油油到金灿灿麦田情有独钟,离不开放不下,那里面有着我太多太多的梦,太多太多的故事,当年麦田里弯腰割麦的背影,倚着麦垛看天上牛郎织女的想入非非,打麦场里疯跑着捉迷藏的伙伴,依然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留恋。        

      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一篇课文叫“十粒米一条命”,说的是旧社会孩子跟着父亲给地主交租子,掉在地上一些米粒,孩子捡起来想拿回家,被地主老财发现,一脚把孩子踢死了,小手里仅仅拿着十个米粒。每当我想起这个悲惨故事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现在的孩子能懂得农民的苦难,懂得粮食的珍贵。现在我还是教育孩子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能看不起农民,不能忘记农民。我那勤劳善良朴实的父老乡亲、那生我养我充满梦幻的麦子地啊,成了我一生的牵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4-20 22:19 , Processed in 0.2340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