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后……即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2: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朋友说,看完陈圣元英雄《挪威的森林》,圣元那感觉完全不像在看书圣元,更像两小时翻完一本圣元带停地处于运动状态,[url=http://finance.qq.com/a/20111124/005505.htm]圣元[/url停地处于运动状态,反复强调的浓绿色调, 逼着人物走来走去,赶着观众去找结局。这感觉当然不好受,相信陈英雄看到满天飞、无国别差异的负面评价也很崩溃。去年在威尼斯,他还一再表示,放映音响出问题了云云。现在,他终于可以死心了。
  
  陈英雄当然不信一流著作二流电影等说法,他可能偏偏不信邪,更讨得了村上春树的欢喜。开头说的问题,也不见得陈英雄就没有考虑到,毕竟他还是对每个人物都动了手脚。渡边没有在开头坠入青春的记忆,直子没有了直面自杀的经历,绿子没有了可爱的话语,也没有一起去看A片,永泽不爱看书,敢死队直接去死,最夸张的是玲子求着渡边做爱……可见,他不是一个偷懒的创作者,然而对原著读者来说,他绝对是一个粗暴的删改者。
  
  我非常理解原著迷的漫天口水,更同情陈英雄的悲惨遭遇。如何把一本书改编成一部电影,这从来就不是好差事,或者说这根本就是烂事一坨。因为只要是读过书的,他们所有人都会首先把电影还原成书,再去对比脑海中既有的画面感,跟顽固的记忆印象冲撞。至于纯电影本身的考量,那只能降到第二或第三位。失策的地方还出现在演员身上,比如负面声音很多的菊地凛子。明明在《巴别塔》里那么出色,那么国际化,经得起敲打,可在《挪威的森林》里,她的大脸盘和刚硬的脸部线条简直是一场噩梦,堪比她在2007年奥斯卡红地毯的雷人程度。当30岁的她说自己快要20岁时,我无可避免地陷入了情绪崩溃。
  
  《挪威的森林》可以有很多种描摹法,但是它绝对不应该是纯爱版的,更何况陈英雄还保留了如此多的性元素。可偏偏是这么多的情欲交织,那么深刻的生与死擦肩而过,电影还是拍成了无可救药的纯爱模式,小清新扑面而来。春天的风、夏天的草、秋天的树、冬天的雪,这么一套风光片拍法的确保证了美感,保证了观众不会从画面上去诋毁它,然而用主人公没事低头拥吻,做热恋不可开交状,这就未免有点太过了。我尝试去理解下陈英雄的做法,他可能想吸引住年轻观众,避免电影产生所谓的老气。可是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青春爱情,解散了的乐队和逝去了的人们,这部电影本来就应该散发出浓烈的怀旧味道。很显然,尽管学得几分深浅旁白,照搬书中内容,然而这位渡边一点都没有对往事产生疑惑,更没有迷失。光看结尾处他的无声咆哮和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一杯压榨过的葡萄汁,而不是发酵过的葡萄酒。
  
  所以,陈英雄匠气太重,工于技巧,完全找不到原著精髓,更找不到了失去已久的自我。要说压缩改编小说难度大,拉乌·鲁兹拍《追忆似水年华》,7卷15册也仅仅用了两个半小时片长。虽说很难得到公众的完全认可,然而导演完好地保存了自己,原著的情调还在,意识流散发出无穷魅力。同作为追忆往事的《挪威的森林》,一堆特点鲜明的人物,结果拍成电影后,它却没能产生一种审视回味的美感。有说这是因为距离太远,要么是现代气太重——反正横竖不像,还是阅后即焚了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14 03:00 , Processed in 0.1976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