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4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借助媒体,激[url=http://enews.xwh.cn/html/2007-10/10/content_62341.htm]丛连彪[/url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其他媒体与教学手段无法与之相媲美。
  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常用方法是:
  1.观察体验。如在教课文《问银河》时,我播放录像让学生仰望银河,引发他们产生许多绮丽的想象;还有在教《风娃娃》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风娃娃是如何逐渐变成暴风、台风、龙卷风,摧毁田地、房屋的悲惨场面,了解风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一幅幅形象而又富有动感的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得他们能更加投入地参与学习。
  2.角色扮演。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这种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在教《狐假虎威》一文时,我播放了一段动画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细心揣摩、体会“狐狸和老虎”的心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补充对话,为动画配音。在动感画面的吸引下,可以看出他们眼里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惊叹,还有兴奋、好奇和跃跃欲试,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被激活了,这时他们已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学生们扮演得自然、到位,充满了情趣和生活的气息。
  3.模拟实验。利用多媒体模拟自然、社会的规律和现象进行教学,特别适用于常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或无法控制的微观过程、环境复杂的动态过程、抽象概念的视觉化展示过程等。如教学《沉香救母》时,文中“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会说些什么呢?我用flash制作了动画片,反映出了沉香不畏艰险,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和妈妈见面的动人场面,学生自然很清楚地能够想象出母子团聚的感人情景,学生将人物语言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后我再指导学生朗读,他们自然就读出了急切、欣喜、动情的语气。
  二、丰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想象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是知识不断进化的源泉。多媒体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联想思维,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学《学用字词句——春天》时,我先呈现给学生大量春天的风景图,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林间鸣唱的小鸟,绿茵茵的草地以及缓缓流淌的小溪等等,然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使久居在城市中的孩子们对大自然中春天的景色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天的美丽,朗读课文也颇有感情。最后,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发言同时配以相应的音像资料“春天的公园、山林、田野、校园”等等,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顿时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他们从阅读中所体验到的就不单单局限在课文里了,而是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大大丰富了。
  三、创新看图写话,激发写话热情
  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看图写话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它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有个性的画面,说自己的图,描写自己的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动物、人物、背景等小图片提供给学生。在电脑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图片,组合成“图”,编故事,然后写下来;或以自己在电脑课中完成的绘画作业为元素,进行看图写话。学生在自己创设的写话情境中,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述出来,激发起他们写话兴趣及热情。在实践中,我还通过给词汇的方法训练写话,如第五册看图写话园地中有三幅孙小圣去公园的游玩图,揭示了他在公园里乱涂乱画,在好友的帮助下悔改的过程。虽然学生有过很多类似的游玩经历,但都缺乏细致的观察,描写显得过于笼统,难以抓住孙小圣的动作来反映他的性格特征,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动画,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提供一些动作的词,给学生搭一个台阶,自然而然就降低了难度,学生的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一篇篇优秀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四、运用网络平台,拥有交流工具
  1.促进个性学习,实现知识建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出发点是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网络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体化学习,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黄山奇石》一课介绍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石,我设计制作了融合文字、声音、图像的网络课件。教学时,资源共享,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运用课件中提供的各种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分析,了解黄山奇石奇在何处,并通过课件中的画奇石,配乐读,当导游等板块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块奇石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可以自由点击黄山的资料库,了解黄山的其他三绝。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建构起知识框架,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地释放。
  2.增加沟通渠道,实现平等交流。《黄山奇石》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让课堂不再被老师独自占有,学生被动接受,实现了师生之间双向的平等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监督功能,适时地调出任何一台学生电脑中的资料,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在网上的学习状况,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学生也可以在“讨论区”内发表自己学习时的感悟及对课堂教学的建议,教师可据此适当地调整教学的进度与教学内容,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平等交流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处在一种与电脑、同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当然,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关注并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学校要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及网络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更新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另外,学校还应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速课程整合的进程。
  二是缺少合适的网络课件制作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资源虽然很丰富,但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设计的却很少,要更好地整合课程,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三是学校可供语文教学使用的、配备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设备比较缺乏。设备缺乏,使得语文课的教学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来进行。
  利用现代技术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学校管理者给予重视,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语文教学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26 03:21 , Processed in 0.1883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