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台独裁机器的生命周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3:5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就有人推荐这部圣元奶粉片,但因为预见到看起圣元优博来会消耗大量脑力,所[url=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SyLK62biY/]圣元优博[/url清醒不会昏昏欲睡的午后给看完了。
  
  这篇评论会以如同课堂笔记一样没有多少趣味和条理的形式来回顾浪潮这样一个现代的“纳粹团体”是怎样在校园中建立起来,怎样运行与进化,以及最后怎样失控。无专业视角,纯属个人见解。
  
  
  Build
  
  “独裁政治”活动周这个背景显然起到了催化作用,学校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强制力,作为老师在学生心中本身就具有的地位,使得表明重现专制的意图,老师莱纳成为领导者这个契约建立的过程并没费多大力气。然而起初这个契约还非常松散,甚至有人退课,接下来是维系和强化。学生们起初愿意参与这个“游戏”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有趣”,第一堂课上莱纳的各种做法也还在“教学技巧”的范畴之内,但这种“兴趣”同时也是一个注意力吸引的过程,而这种集体注意力的集中慢慢使这个契约变得坚实。莱纳所表现出的个人魅力将这种注意力导向自己,使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角色慢慢巩固。
  
  莱纳用了很聪明的方法来引入和强化了“纪律”和“集体”这两个概念。比如把作弊说成是一种集体团结、集体踏步干扰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如何使成员开始重视自己所处的集体,很简单——给他们一个共同的敌人。而对付敌人需要合力——纪律铸就力量。
  
  制服的作用:排除差异和制造差异。排除差异,也就是抹杀个性,从外观上强调共同意志,集体合力。为什么不穿白衬衫?因为我不喜欢白色!——制服抹杀的就是这种个性。 制造差异,就是制造和其他团体的区别,当没有其他团体的时候,就是制造和“平常人”的区别,进而制造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当然不是一件制服所制造出的,而是制服背后那个庞大集体所带来的,这样制服本身除了代表身份,更代表了一种力量。四处喷涂的Logo表现了浪潮这头怪兽对扩张的急不可耐以及对自己力量的耀武扬威。
  
  
  失控
  
  那么,浪潮究竟是怎么从莱纳手中脱离自己蜕变成一头野兽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成员本身的特质、领导者控制力的下降、理念理解的偏差和扭曲以及无序扩张。
  
  爆发性的扩张是浪潮失控最明显的表现和预警。我们可以从它的扩张过程来看上面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浪潮扩张过程中有四个标志性节点:夜晚涂鸦→篝火聚会→水球比赛→最后的集会。
  
  在这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人有哪些?运动员、小混混等等,不安于现状、渴望变化、有野心……这些浪潮成员首先具有的人格特质是导致浪潮走向另外一条发展走向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只是笼统的说法,每个成员在浪潮中的需求并不相同,比如弱小而渴望认同和集体归属感的蒂姆,希望得到注意的马尔科……而有趣之处恰恰就在于somehow浪潮把所有这些个人动因和需求归结到与自身扩张一致的方向上来——每个角色在片中都代表着一类人,都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是另外的话题。
  
  莱纳没有对浪潮进行很好的控制,他做的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理念的灌输,却没有看到学生们对这些理念的实践,这也就导致了实践中理念的扭曲。比如集体、“人多力量大”的含义,绝不是无脑地把不管什么样的人都纳入自己的团体——无序扩张。
  
  就这样,浪潮开始走向失控。
  
  
  吸引力
  
  浪潮靠什么吸引成员?
  
  对它的原始成员来说,这与其理念有关。比如互相尊重、平等的氛围。也就是初期那些可以巩固松散契约关系的元素。
  然后,是它作为一份“事业”所带来的吸引力,给这些混沌度日的学生以目标、明确的生活的意义以及成就感,这些进而相互叠加促进成为一种巨大的热情和推动力。
  而之后迅速扩张的阶段,更多人加入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浪潮逐步壮大之后所宣示的那种力量,以及病毒般蔓延开来之所造成的巨大压力——自愿或不自愿。
  
  
  角色
  
  确实,德意志民族本身就具有一些孕育独裁的特质,active,enthusiastic,ambitious……浪潮这样一个组织在中国的大学恐怕是不容易搞起来的,不知道莱纳面对一群完全没兴趣回答他问题或睡觉或瞪着他发呆的学生是要怎么建立一个牛X的纳粹组织。
  
  卡罗:“不适应者”、“领导者”、“反对者”、“革命者”,独立意识。
  
  马尔科:“清醒者”、“改革者”、“边缘人”。
  
  蒂姆:“狂热者”、“极端者”,悲剧。
  
  ……
  
  更多的普通成员:“愚民”、“P民”……
  
  So,你是哪一种?
  
  
  共同意志
  
  其实,真正控制和引导着人民的不是领导者本身,而是这样一种共同意志,或者说,一种Principle。领导者在一开始制造了这种力量之后,便再也不能完全控制它,只能一定程度上进行导向和利用。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意志对领导者本身也会产生影响,影片最后莱纳变成另一个希特勒的桥段只是在演戏,但浪潮真的使他忘记初衷,变成一个狂热纳粹分子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显然,莱纳享受那种被瞩被簇拥的感觉,迟迟不肯终结浪潮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闻到浪潮带来的危险气息,而可能是这种感觉使他犹豫。
  
  正因为这种集体意志的力量已经某程度上从领导者手中脱离,如果领导者试图背离和完全扭转这种力量,结果很可能是其绝对地位的丧失以及集体意志失去导向之后的大失控。这也是莱纳为什么没有直接宣布停止浪潮,而是玩了个小把戏的原因,他试图让每个人自己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本质,自己从这种自我催眠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缓冲,但是还远远不够。这样一种强大的共同意志的力量绝对不能也不可能戛然而止,否则将是被压抑之后的爆发,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疏导和分流(战争结束后为什么解放军叔叔会被扔到大西北去开荒?)当莱纳表示要PUT AN END的时候,结果已经注定,即使没有蒂姆这样一个激进的角色将事态激化,浪潮的成员们走出那扇门之后也绝对不会甘心就这样回到无聊的平常生活。
  
  然而真的没有办法强制终止吗?其实是有的。因为影片结尾,浪潮是真的已经被终结掉了,只是达到这个效果的不是莱纳的演讲,而是蒂姆的死。可以预见,在这之后估计没有哪个浪潮的成员想要继续下去了。巨大的打击击碎了这个尚不稳固的共同意志,每个人的独立意识从共同意志剥离,开始独立思考,个性的东西在打击到来的瞬间被激发,每个人在被枪指着的时候开始考虑自己,考虑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于是共同意志土崩瓦解。
  
  但是,是“尚不稳固的”共同意志,如果这种意志足够成熟了呢,足够抵御死亡威胁了呢,靠什么将它击碎?……比如,一场世界大战的惨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24 15:10 , Processed in 4.7400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