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谣又成小资新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5:5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王洛宾先生逝圣元优博世十周年,在北京上演圣元优博了几场不同形式的纪念圣元优博演出。来自民间的民谣圣元优博丽的歌声。是啊,多美[url=http://wenwen.soso.com/z/q188520905.htm]圣元优博[/url的歌声。是啊,多美丽呀!这就是民谣的魅力!
仿佛是遥相呼应,台湾独立民谣艺人王城的个人专辑《多美丽呀》在纪念王洛宾先生的活动之前不久在内地发行,虽然这张专辑相比较台湾的发行时间迟到了很久,但是毕竟还是来了,而且,来得正是时候——正是内地听众的耳朵在被各种极不靠谱的烂歌蹂躏多时,对于动人的音乐正引颈期盼之时;正是蓦然回首,最简单、质朴的民谣,开始由于小资这一阶层的追捧推动而受到更多人喜爱之时。

作为曾在三十年前台湾“校园民歌运动”中活跃过的一分子,王城的《多美丽呀》是他多年来在内地游走、采风、吟唱的结晶,专辑中《牧马人》、《母亲》、《幻梦》等歌曲,有一种来自生命真实的感动。我曾在北京的一家酒吧与王城先生聊天,他喝酒,弹琴唱歌,唱李泰祥的《告别》,唱王洛宾的《青春舞曲》,唱张洪量的《分手的那一夜》……那是酣畅的愉悦,来自于真实的吟唱。还有一位比王城更传奇的大师,当年推动台湾“校园民歌运动”出现的胡德夫,唱了近四十年才出了第一张专辑《匆匆》。那是海洋蓝调,也是现代民谣,是令人会感动许久的声音。

——如果说这个纷纭操蛋的年代,还有一些真实的音乐,那民谣一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代表。从陈绮贞、许巍等的成功可以看出,代表城市流行文化主流的小资阶层,似乎已经代表并且引领了某种审美取向,如今当他们把眼睛转向民谣,似乎预示着民谣的春天姗姗迟来。而其实当下民谣的复兴,与审美水准没有多大关系,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听觉迁移和附庸风雅。但无论怎样,总之民谣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聆听了,接受了,喜欢了,这就已经不错了;至于为什么听,相信很多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管它呢,去听就行了。

民谣在中国常被与民歌混为一谈。中国目前的民谣,多是指根植于民歌传统并结合西方音乐的现代民谣。王洛宾先生确切说应该是现代民歌的先行者,而非现代民谣。当然这些概念上的口舌无需多费,重要的是,民谣是简单、质朴、直接、动听的。

台湾有胡德夫、王城、陈建年、巴奈,内地有洪启、万晓利、小河、苏阳……这些优秀的现代民谣歌者,一直在用他们质朴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生命最美丽动人的感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5 15:51 , Processed in 0.2148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