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的暖车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3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論壇時不時還會有EP雅莹兄弟問到底怎么暖車.女装現在發篇文章.讓兄弟女装姐妹們了解到底怎么暖我愿意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url=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1%C5%D3%A8&in=2776&cl=2&lm=-1&st=-1&pn=19&rn=1&di=340788526151&ln=1997&fr=&fm=result&fmq=133524000719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9&-1&di340788526151&objURLhttp%3A%2F%2Fwww.sinaimg.cn%2Fdy%2Fslidenews%2F3_img%2F2011_28%2F19723_74529_774831.jpg&fromURLhttp%3A%2F%2Fwww.ptrue.com%2F%3Faction-viewnews-itemid-66964&W950&H1146&T8601&S638&TPjpg]时尚[/url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總認為一大早(或長時間未用車)要用車時,在發動車子以後以怠速原地暖車,等個三五分鐘再上路,這樣對車最有益.

但實際上呢?您確定這是正確的暖車方法嗎?

根據一項統計數字顯示:引擎機件部份的磨損,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比例是在冷車發動後三分鐘內造成的.因此,應如何才能正確地暖車,相信是所有愛車人士關心的話題.但是在我們說明暖車的發法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汽車究竟為 什麼需要暖車.

了解暖車之原因方能正確暖車;變速箱齒輪的潤滑最易被忽略

其原因有三:

第一:車子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引擎內的機油又流回引擎下部機油底殼內.因此在久未用車(如隔夜)後發動引擎,其時引擎的上半部是處於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後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泵浦的運轉而將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但即使是一發動引擎後就立刻上路,只要不猛踩油門飆車,保持低速運轉,其效果是和怠速運轉相同的.

第二:引擎在未達工作溫度之前(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其供油系統因溫度尚低,均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液體溫度上升到沸點就氣化了).在汽油尚未氣化而呈"濕濕"的液狀時,是不容易燃燒而發動引擎的.此時就要靠阻風門的作用,阻止部份空氣進入汽缸,以提升汽油/空氣的混合比,並提高引擎轉速使引擎不致熄火.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後,自動阻風門自然會因機械的動作而恢復正常狀態; 而手動阻風門的車子務必記得將阻風門放回, 否則因油/氣混合比過高, 不但浪費汽油, 馬力不足, 而且汽油燃燒不完全會冒黑煙.一具冷引擎要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約需七八分到十幾分鐘不等,依車種不同而定;而在這段時間中,也不需要原地暖車,只要不以高速行駛就無妨.

第三,有關變速箱變速齒輪的潤滑,這是一般人最不懂也最易忽略的.變速箱齒輪油與引擎機油相同的地方是: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 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車子在冷車時換檔生澀的原因.其解決之道也不是原地暖車即可解決的. 因為變速箱並沒有齒輪油泵浦,原地暖車只有引擎在動,其餘部份都沒在動,只有等到實際上路後,慢慢行駛了一段時間才能改善此一狀況.

原地暖車時駕駛切忌猛踩油門;正確方式應以低轉速緩慢行駛

綜合以上三點,怠速原地暖車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效果有限,反而還浪費汽油和時間(再加上污染空氣).且引擎怠速空轉時汽油還可能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積碳的情形,更傷害引擎.尤有甚者,有些車主還喜歡在怠速空轉時猛踩油門,一大清早擾人清夢不說,此舉更是令引擎快速磨損,嚴重損壞了引擎的機件,一點好處也沒有,實在不知道這些人如此做有何目的?

因此,正確的暖車方法,應該是在發動後30秒至一分鐘後上路.但此時千萬勿以高轉速行駛,應保持在低車速,引擎轉速以不超過3000~3500轉為限.否則逞一時之快,引擎及變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耗可是無法復原的.待引擎溫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溫度後, 再恢復"個人習慣"之開車方法即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29 12:07 , Processed in 0.1999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