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高考”学子的幸运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8:5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举考试时代,使灶具为数众多的青灯黄卷饱燃气灶读诗书的儒门弟子鱼跃灶具龙门,成为一代天娇,燃气灶常歪打正着,天生就特[url=http://b.51hejia.com/zq/老板-老板燃气灶.html]品质[/url歪打正着,天生就特别幸运,说不定什么时候,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就便成为一种才能,派上了用场,成为科考中的幸运儿。真是让人忌妒不得了。
         
别字状元:孙家鼐

清朝道光年间的头名状元孙家鼐,在殿试大卷里把“董仲舒”的“舒”字误写成“书”字。清廷规定:阅卷大臣在大卷中选出前10本,叠在一起,头一本就是状元,进呈御览钦定。皇帝有时照原叠发下,有时把次序抽换颠倒。那一次殿试,孙家鼐写的别字10个阅卷大臣都没有看出来,竟拟为一甲第一名,叠在头一本进呈。道光皇帝钦定,仍照原叠次序发下,孙家鼐中了状元。
那个别字事后才发现,10个阅卷大臣联名奏请处分。因为状元是道光帝自己钦定的,既已揭晓,不便追究,于是孙家鼐竟“大魁天下”了。这位幸运的“别字状元”此后官运亨通,直上青云,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还当了同治皇帝的老师。他还是京师大学堂第一任校长,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部长。
         
两字探花:谢梦渔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考生谢梦渔参加殿试时,道光皇帝“驾崩”尚不足百日,咸丰皇帝刚刚继位。答题时,其他考生均未注意到这一特殊情况,唯独谢梦渔在答卷中,凡是遇到“皇上”“陛下”等词时,全都在前面加上了“当今”二字,以示区别。阅卷大臣在批阅试卷时,认为谢梦渔的做法“很得体”。初拟以谢梦渔为头名状元,但因他的“书法太劣”,遂置为探花(第三名)。这件事传开后,北京人戏称谢梦渔为“两字探花”。

丑模榜眼:金孝廉

因丑入选撞大运  清代科举,有一模特专科,不试文章书法,专看相貌(按清代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特设大挑一科,可以参加名为“大挑”的选官程序,也就是对于考试老也考不上的“困难户”落实一下政策,给一个做官机会)。挑选的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同,面孔方长;田,面孔方短;贯,身子直长;日,表示身体胖瘦高矮适中而有端直。符合这前四个字就可选中。身,表示身体歪斜不正;甲,头大身小;气,一肩高耸;由,头小身大。后四个字,沾上一个,就要落选。挑选的时候,二十人站一排,从中挑一等三人,二等九人。所余八人就是落选者,俗称“八仙”。金孝廉无疑是个幸运儿,他是因丑入选。金某五官布局极不合理,观者都发笑不敢正视。此公一进挑场,某王首先挑选他为第一等。一时间其他王公大臣相顾错愕,那位王爷说:“不要惊讶,此人胆量可嘉!”众人仍不解其意。该王解释:“此人面目如此,却敢于进入挑场。没有三国姜维的胆量,岂能达到这种地步,可见是块做官的材料!”

佳名状元:刘春霖
公元1904年7月,当时内外交困,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她首先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时,一股阴云陡然开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一见“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悦,后来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见“珍”字便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更使慈禧火上浇油。想起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广东,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

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

看来,古代高考不仅需要学问,更需要懂得揣测领导人的心思的才能,有时,一个名字都会取得意料不到大收获。现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开始,在此,祝愿广大刻苦用功的莘莘学子们个个金榜题名。如果名字起个没好的,可以像刘春霖那样再改一个好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4-30 04:14 , Processed in 0.2292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