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日本人:我在以色列感受中日差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7:5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中旬,我去用友移动了一趟中东。主要以以用友移动色列为基地,走了埃及移动商街、约旦、黎巴嫩、沙特用友移动国家地区。很遗憾,突[url=http://www.keweisoft.com/]移动实名[/url家地区。很遗憾,突尼斯、巴林、利比亚等,其 国内形势正处于自下而上革命阶段的国家,没能进去,顶多靠近。

  
    我没能经历中东民主革命的“真乱”,只好从周边去旁观,体验。我的中东行,应该说是不成功的。

  
    有一天傍晚下了较大的雨,我从耶路撒冷进入了阿拉伯人居住的“巴勒斯但自治区”的希伯伦(Hebron)。这个城市是两个民族之间经常 发生恐怖事件的地方。这次我去,也听到了几次炮声,时间已是晚上。

  
    城市中间有个具有代表性的清真寺,却被以色列军队占领,周围全是犹太军人,拿着枪巡逻着。阿拉伯人无法进去,搞任何宗教活动。

  
    一名下岗的巴勒斯但年轻男子在离清真寺100米左右的地方跟我说,“那里原来是我们地方,后来被他们非法占领的。我们每天过日子好紧张,经常跟他们发生矛盾,但我们没有高级的枪,只能带着炮弹自己爆炸。”

  
    不管是犹太人居住的国家还是阿拉伯人居住的国家,我从来没有感受过作为一个日本人,面子如此之大。我遇到任何人,居民们首先跟我说“China?”,我说“No, I am Japanese”。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果然快速加大。

  
    相比之下,日本人的形象格外地好,好到我无法想象,甚至不好意思。比如,在以色列的任何城市,由于政府要警惕恐怖事件发生,进一个建筑,安检特别严格。

  
    但警察知道我是日本人之后,他们都变脸色,放我们走,不经任何检查就可以进入。在旁边,中国游客的所有行李全彻底被检查。

  
    其实,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在中东都是“客人”,都没有,也不可能“侵略”这里。日本固然把对中东的关系维持在“礼貌”的水准上,中国也不像英国、美国和法国一样与这里有密切的联系。

  
    无论中东国家发生什么事情、谁当总统,中国都会爽快地予以承认。日本随后也会跟进,一般不怕得罪总统的敌人。

  
    美欧则不一样,他们现在只能在亲美的独、、裁、、者、反美的民主人士和潜在的极、端、主义者之间观望和等待,只敢顺水推舟,不敢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进行主动干预。

  
    于是,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在中东没有包袱的石油进口国,尽管处于关系不好的时期,但对中东却有共同的利益。在这次阿拉伯国家处于危机的期间,日本和中国可以共同观察、思考、行动,形成“东亚观点”甚至“东亚集团”。

  
    中东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这才是东亚应该关心的问题。我在中东看到了示、威、游、行,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包括犹太人在内的“中东人”在乱局中过得比较悠闲,古老的街道上到处都能看到许多男人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似乎根本不用考虑上班的问题。

  
    我从以色列最大商业城市特拉维夫到靠近黎巴嫩的边境城市纳哈里亚(以色列和黎巴嫩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回来的时候发现碰上了安息日,火车没有了!

  
    以色列还有一些最为保守的人士,他们带着黑色的礼帽,整天从事各种宗教活动和抗议活动,抗议的居然是以色列国本身,理由是救世主还没有降临,不应该先建立以色列国!

  
    宗教当然是善意的,但过度的固守传统会造成许多问题。女人按传统不能上班工作,导致了极高的生育率;男人按传统只忠于自己的故乡和家 族,造成国家权威不够、封建割据无法解决。

  
    根据中学教科书——日本的绝大多数教科书其实是马克思主义者编写的,“有争议”的那种只占千分之一市场——的说法,这种社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现在,社会主义早已谈不上了,但“大锅饭”却保留了下来。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用国家财政对粮食进行补贴,没人因饥饿而造反。这次的埃及革命也和粮食补贴未能顺利发下去有关。这是东亚视角的中东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17 11:59 , Processed in 0.1696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