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刀郎《红色经典》:唱给忘记七情六欲的中年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21: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些日子,我高端家用有线路由器爸经常用电脑下载样板张柏芝离婚戏。我问他,那些东西小s生闺女当年把你的耳朵折磨了家用路由器。我爸很无奈,说他自[url=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0643965/1.html]家用路由器辐射大吗[/url我爸很无奈,说他自己也不想听,但现在的新歌都是爱来爱去的,没有他听的余地,只能听那些年轻时听过的东西。

其实这也是困扰我许多年的问题,听他老人家这么一说,我更加困惑。为什么咱们的流行音乐市场这么畸形,把欣赏的余地都留给了那些缺乏消费绝对自主权的在校学生,而不是像他老人家这样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  所以, 2004 年刀郎用“一场雪”和“冲动”创下销量奇迹时,我不觉得他像许多人说的那么土鳖,而且没有质疑这种音乐火爆的合理性。相反,觉得这样的东西如果不火才奇怪呢。他的歌曲中始终贯穿的主题就是苍茫,但相比许巍偶尔的浪漫,刀郎似乎更像一个早已忘了七情六欲的中年男子,所传达出来的情绪,只有无尽沧桑。

    不过从他后来的几张专辑中能看出,他当初创作时并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因素,也没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中年音乐市场空缺严重的结论,否则后来的几张唱片不会一个劲儿朝大众流行歌的方向发展,在不考虑二奶现状的情况下,写出让有作风问题的中年资产阶级想起二奶的《情人》。如今刀老师明白了,也可以说李松强明白了,刀郎的真正受众所在何方,因此他们做了一张翻唱专辑,去回顾那些改革开放之前的老歌。

    和许多被文案冠以“经典”称号的专辑不同,这张《红色经典》可谓是实实在在的经典,如果把这些老歌和今天的新歌相比较,《我的祖国》和《翻身农奴把歌唱》在当年就相当于今天的《菊花台》和《青花瓷》,而这些歌曲当年的原唱郭兰英、邓玉华和才旦卓玛就是今天的蔡依林、张韶涵和萧亚轩。再加上那时全国人民一条心,没有另类和文艺的青年,所以那些歌是万人空巷,那些人也是全民偶像。

    流行音乐本来就应该是分众的流行,而不是只给年轻人制作的流行,无论多大岁数的人,无论他的生活状况如何,都应该拥有适合自己的流行音乐,然而现实的流行音乐市场却只给了大中小学生或不惑之年以前的人营造了抒发情感的机会,完全忽视了另外一块儿具有更强购买力、并且早已经直口不提爱情二字的市场。刀郎的出现,正好让这些人皆大欢喜。

    其实翻唱只是一种好的形势,并非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那些自称“你要什么我就给你写什么”的“活儿王”能把注意力转换一下,放到年龄稍微大点儿的中年人身上,也许现在的流行音乐市场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虽叫流行,但并不流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2 07:13 , Processed in 0.1862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