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师带你进行相机手动对焦实战演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0:4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63年,C远距离无线路由器anon公司曾在Ph无线路由器最远距离otokina上展出路由器 辐射adsl无线路由器距离了一架自动对焦照相机无线路由器传输距离月,美能达向市场推出[url=http://www.19lou.com/forum-39-thread-10201336160530367-1-1.html]增加无线路由器距离[/url,美能达向市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机身一体化的AF单反机α7000,该单反机第一次使自动聚焦实用化。自此自动对焦成为广大摄影师拍摄的首选项,而手动对焦则成为老派、严谨、专业和顽固的代名词。

    尽管自动对焦已经成为我们拍摄最常用到的功能,但是手动对焦依然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哪怕你还是一个新手也是如此,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手动对焦。不仅仅是因为这能够提升摄影技术,更多的是实际拍摄需要。今天带着您实战手动对焦,看看手动对焦有哪些广泛用途。


实例一:拍摄微距

    微距拍摄时,使用自动对焦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我们很难保证相机中的对焦点正好在我们需要对焦的位置上。如果使用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肯定会造成失焦。其次,如果不使用脚架拍摄微距,因为身体的前后移动,即使对焦完成也会造成再次失焦。再次,有的对焦点表面不平,使用相机自动对焦会造成选取对焦面错误的情况。

  上面的照片中,笔者并未使用三脚架,仅仅是靠手动对焦完成的拍摄。因为在拍摄微距摄影时,手动对焦正好能够克服自动对焦的三个不足。

  1、手动对焦可以无视相机内对焦点。手动对焦从根本上说还是考眼力,不管你将焦点置于画面中的什么位置,只要你看到这个点清晰了就不会失焦。当然这眼力需要练习练习。



  2、即使没有三脚架时,也不会影响对焦。以上面照片为例,笔者并未使用三脚架,而是将镜头调整至最近对焦距离,然后前后移动身体直到蝴蝶眼睛清晰时迅速按下快门。

  3、即使对焦平面周围有很多干扰也不会影响我们手动对焦。毕竟手动对焦的唯一标准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

  不过使用手动对焦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多练习做到。



实例二: 超焦距摄影

    超焦距是一个镜头能保持无限远对象处在可接受的锐度的前提下进行对焦所能达到的最近的对焦距离;也就是有着最大景深的对焦距离。当镜头对这个距离对焦,所有从超焦距离的1/2处起到无限远的对象的锐度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另一说超焦距是指当一个镜头对无限远对焦时(镜头上对焦刻度的无限远处),在某段距离之后所有的对象都能有可接受的锐度。这个距离就是超焦距离。

  不管是那种说法,我们不难发现,超焦距摄影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不需要对于某一处对焦就能获得远近都清晰的照片。这样一来我们在拍摄风景时就能够更好地表现远近的景物,再者说在新闻摄影时我们可以避免自动对焦或者手动对焦时造成的失焦情况,从而用最快的速度抓取到画面。

  另一方面,从超焦距摄影的定义来看,我们同样需要通过手动对焦来完成摄影。而对于上述两种方法来说,一个是手动对焦至超焦距距离,另一个则是手动对焦至无穷远。



  以笔者上述拍摄的照片为例,笔者将镜头焦距调整至24mm,光圈调整至F11,然后将镜头调整至手动对焦模式,并对焦在无穷远处,接着要做的仅仅是构图与拍摄。



实例三: 拍摄高速运动物体




    在拍摄高速运动物体时,我们是不是经常对我们手动的相机抓狂。比如拍摄鸟类时,不但它们飞翔的速度快,而且毫无规律性,往往对焦没有完成它们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有的摄友就会想如果我换成了顶级相机例如:佳能1D系列或者尼康D3一类的就能够抓拍到。其实笔者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也许换成了顶级相机,您连对焦点都来不及调整,它们就飞过去了。

  真正能抓拍到飞鸟的只有手动对焦。使用长焦镜头时,鸟在取景器里停留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十分之一秒,而且难以保证位置固定,这个速度是现在自动对焦不可能完成合焦的。



  在拍摄上面的照片时笔者使用了手动对焦,这个确实需要一定的拍摄水平了。因为往往要在极短时间之内做到构图、对焦、拍摄一条龙,所以手动对焦一定要做到快速精准。笔者在拍摄时几乎是一边转对焦环一边就按下快门了。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合焦率还是非常高的,能够达到50%以上。相比自动对焦一张也拍不到要好很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4-18 18:48 , Processed in 0.1912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