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家 一直以来都生活在父母身边,对于家,甚至可以说,我从未有过一个完整、正确的定义。只知道,放学以后该回的地方就是家,吃饭时该去的地方就是家,困倦时可以让你休息的地方就是家。和父母一起看电视的地方就是家。或许,我给了“家”一个太广泛的定义,以至于在即将离家读大学时,我对我的那个呆了十几年,并称之为家的地方竟没有对少留恋。取而代之的却只是对大学生活的向往,现在想来是多么的自私和冷血啊,对于以前的自己那么的痛恨~ 进入大学以后,生活完全偏离了想象的轨道。第一天就觉得,我所期待的大学生活让我大失所望,以至于在食堂吃顿饭,对我来说都是极为痛苦的一件事。这才知道,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地方···上了大学,有了手机,却很少往家里打电话,第一次打回家,是母亲接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电话那头的母亲很激动,安慰唠叨的声音响彻耳际,听到母亲那熟悉却又遥不可及的声音,电话这头的我早已泪流满面。急急忙忙挂掉电话。 曾经,我以为我是个坚强,适应能力很强的人,事实却证明,我错了。人只有在单独面对自己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我不坚强,真的,一点都不。当现实和想象有着遥远的距离的时候,我选择了逃避,用回忆来逃避。回忆家里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教诲,回忆父母送我上车后离去的背影·····记得看到一本书里这样说:“那些我们认为不会忘记的事,就在我们恋恋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了。”是的,甚至说那些我们认为会忘记的事,也会在我们拼命遗忘的过程中,被我们深深印入脑海。真的,不管你走到哪里,家,都将是你永远的思念··· 出来工作的时候,下班我喜欢站在我们公司窗口,举目向南望,我想看看家乡的一切是否安好。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会透过窗外看看那的高大建筑,看看路灯···不知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是否会有人和我一样,一样地被这繁杂的思绪所包裹··· 我工作所在的城市,离我们家的路并不是很遥远,只有区区6、7个小时的车程,但每次踏上行程,都会承载我太多的心情。记得去年国庆,假期结束返校,父母送我到车站,当客车开走的那一刻,我哭了。我忽然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似乎那时我的心绪与朱先生是相同的吧!我想,我怎么会流泪呢?于是我拭干了泪,面带笑容地向父母挥手:“ 爸、妈,你们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庞大的客车驶离了车站,透过车窗,父母的身影渐渐朦胧起来,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