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毕业生求职四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06:0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案回放 

上班
    站在北京国飞鹤奶粉好不好贸1座11层普华永道飞鹤奶粉放心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飞鹤奶粉介绍停地看表,时不时对着[url=http://zhidao.pcbaby.com.cn/question/7162e997ade585b3e99481e59bbd7a62317400]飞鹤招聘[/url地看表,时不时对着化妆小镜子抿抿嘴唇,整整鬓角;黑色高跟鞋在柔软的蓝色地毯上压出一个个小坑。经过笔试和第一次面试,她马上要在这幢大楼的精致会议室里参加第二次面试,而这将决定她以后的命运。

    吴丹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6级本科毕业生。历史本来不是她的高考志愿,当时她的梦想是进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高考发挥还好,但和光华金融系的分数线相比尚有距离。分数决定命运,小吴被调剂到了历史系,后来她又学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双学位。转眼四年过去,毕业出路问题现实地摆在小吴面前。排名居中,保送研究生没戏;考研太累,也排除在外;那就找工作吧。

    于是小吴开始做简历,她觉得自己还是挺不错的,首先是“出身”百年老校中的百年老系,英语六级,还攥着经济中心的双学位,长得也不难看,找个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要专业还是要职业

    刚开始,小吴给自己定位的是进大公司,外企是首选。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学校里基本上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大公司的宣讲会和招聘会,小吴场场必到。

    来招聘的公司都很聪明,为了吸引人,通常在宣传时都说,没有专业限制、没有性别限制、没有生源地限制,只要你是高素质就可以。小吴认为自己的素质是不错的,后来被拒的次数多了,小吴参加招聘会的信心有所动摇。

    小吴发现,所谓“高素质”人才其实就“专业+性别+生源地”的简称而已。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管理、经济炙手可热,冷门专业(像她学的历史)依旧无人问津。女生,总是弱势,面对“职位比较适合男性”的说辞她很无奈。外企对生源地要求不多,这是让小吴最满意的地方,因为她是外地人,没有北京户口。但外企不能解决户口又成了令她头痛的问题。

    要户口还是要高薪

    坦白地说,小吴其实原先并不喜欢北京,空气污浊,交通堵塞。现在,小吴却打算无论如何要留在北京,男友在清华上直博,还有两年才毕业。她不希望埋没了这段感情。

    户口和薪水哪个更重要呢?要户口,小吴找了三家单位都能解决户口,但月薪最多两千多元,而且要一签三五年。小吴觉得,在这仨地儿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更谈不上自己的兴趣。

    再三思考,小吴不再把户口作为第一要素。她觉得男朋友是博士,毕业后户口问题不大,自己的首选目标还应该是薪水。但是,“不敢问薪水,不能问薪水,不会问薪水,最想问薪水”,小吴又用这样的话形容她的内心感受。说实话,在面试官前就薪水问题侃侃而谈,至少现在小吴还没修炼到那个水平。

    小吴的选择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此前做过的一份调查结果十分符合。那个调查是:一份工作薪水很高但不解决户口,另一份工作薪水一般但能解决户口,你会选择哪一个?结果显示,80%的人选择了薪水很高的工作,只有20%的人更看重户口。即便在户口相对“抢手”的北京、上海,也有73.5%的人表示他们找工作时更看重薪水而非户口。

    要放弃还是要坚守

    情况到春节后出现了转机。她发现“四大”是个好地方(国际四大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即普华永道、毕马威华振、安永华明和德勤),真的是专业不限,户口不限,男女不限。

    “四大”都是网上在线填写简历,耗时太久。第一次小吴填德勤的网投时已经很郁闷,后来“四大”一圈填完后才发现德勤已经够简单的了。

    德勤简历投了就杳无音讯;毕马威通过了简历,却因为和宝洁第二轮面试冲突而不得不放弃;安永通过了笔试,但在第一次面试后就收到了委婉的拒信;只有普华,通过了笔试、一面双重选拔,准备二面。

    经济学分析

    求职的“机会成本”与“有限理性”

    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其优越性在于求职者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实现了自我,但残酷性就在于必须经历求职的苦海。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选择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事实上,求职过程实际上是两种主体之间的自由竞争,双方都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服务。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正的求职过程和就业方式。可以说,自主择业的代价就是失业。这也是任何就业措施,任何政府都无法改变的规律。

    根据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毕业生要求的专业对口,向往好的地区、待遇和职务等,都是高投入要求高回报的理性之举,无可非议。但同时,这种理性却是有限的。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卡尼曼早已指出,人们作决策时,并不能看到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只是在自己的存量知识中,选用某种容易评价的、现实的、显而易见的、直观的,眼前的线索或标准来进行决策。由于存量知识的有限性,再加上只对时点上的东西进行判断,从而忽视了时段,所以,看似理性,其实却是有限的。

    好的地区、单位、职务、待遇,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容易评判的线索(标准),但它们并不能让大学生理性地判断出这些地区、单位、职务、待遇的真正价值。决策线索的简易性,再加上信息的非完全对称性和对时段的忽视,使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作出的选择都是有限理性的选择。也就是说,任何人的判断和选择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准确、圆满和理性的。举个简单的例子,90%与10%,谁多?谁少?一般认为90%多,10%少。但是,如果说的是1000元的90%和10000元的10%,那么又是谁多谁少呢?

    总之,在求职过程中面临选择时,一定要把握自己理性的有限性。理性的诉求没有错,但理性的有限也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时时检讨自己决策线索的简易性,更要避免的是用一种简易线索代替另一种简易线索,而自己还认为自己是完全理性的。

    专家支招

    求职别怕谈钱

    北京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方伟认为,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作为毕业生,当务之急是从现实出发,先降低个人的就业期望值,一切从实际出发,摆脱“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高不能低不就”的思想,走出“一步定终身”的误区。毕业生就业力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者称其为生存能力。毕业生一定要尽快发现自己具有的区别于他人优势的能力所在,只有显示区别,才能拉开距离。

    针对“不敢,不能,不会”谈薪水的问题,方主任认为,讨论薪酬是面试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毕业生躲闪这个问题,那么损失的将是你自己。所以一定要问清楚自己的薪水、福利包括休假是否有双薪等。自己的权益只有自己来维护。

    面试时,毕业生应该避免一开始就谈论薪资,因为这需要在面试中积累对面试官的了解,也需要对单位和职务有一定的认识。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毕业生必须清楚这一职务在社会上给薪的最高上限是多少。一个合理的、诚恳的薪金要求是双方达成意向的重要基础。

    事实上,一个职务的报酬并不只体现在薪水上。如果双方存在较大分歧,还可以从其他福利等方面入手来增加谈判的筹码,比如提高年终奖金比例等等。

    此外对毕业生而言,弹性的上下班时间、休假、培训的机会等,虽然不是直接的薪资报酬,但也绝对不能忽略。

    当事人语

    找工作中的“四不要”

    1.不要在乎单位的性质,只要觉得有前途,就可以考虑。

    2.不要太早给自己定位,因为现在社会变化很快,谁都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做什么,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你会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3.不要羡慕别人,不要盲目地把自己和别人比,做最好的自己。

    4.不要抱着名校情结不放,这样会害了自己。事实上,名校学生大部分一直是幸福宝宝,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开始接受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挫折和拼命,而这跟别人比起来已经晚了很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1-26 16:42 , Processed in 0.2129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