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琦雯《春天里》:比世界音乐民族风更具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显然,《春天里圣元》的创意,来源于两年奶粉前的那首《花儿为什么圣元奶粉还这样红》,一首流传圣元奶粉一个“还”字,既传承[url=http://www.zhongsou.net/news/16815656.html]圣元[/url个“还”字,既传承了原有的深意,又散发了现世的精神,从“领悟”到“解读”,听者在歌中,在时间跨度几十年的两首歌中,竟可以同时接收到两种“红”的意象,而歌者在歌外,结合时间感的诠释,夹带着“故地重游”般的感动与“扪心自问”式的思考。

  为了一首歌,竟然拍制完成了同名电影,为了一个“还”字,交付了三年的宝贵时光,如果只有倔强,那还需要韧性,我怀疑黄琦雯在这首歌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修炼,在孤绝的况境下历经千苦万难,恐怕不是为了完成“概念性”系列作品,最终收获了心境的磨砺。

  这一点呈现在新歌《春天里》中,先是歌意的通俗与简洁,虽不深刻,但已然从“私人角度”拓向“众生态度”,充染中国哲学的“自然观”与“心性理气”的方向,让人觉得闲逸放适;三弦与R&B曲风的结合,像是一杯温热的新茶,又像是中度烘醅的咖啡,在这悠然的《春天里》赏味,格外怡神。回听黄琦雯此前演唱的作品,有缠绵痛彻的情歌,也有豪放利爽的节奏舞曲,无一不是在多能驾驭与唱功尽现上刻进求意,而在音区收缩的这首歌演绎上,已通向细腻的完整性,甚至在若干字节的咬放上,体现着嗓子的智慧。

  《春天里》的编配不是普通的录音室制品,电音律动的连续与Rap段落的加入,使歌曲结构具备层进感与丰富性,也就是黄琦雯作为一个专业的舞台歌手,一个导演,是否在制作途中已经联想到现场表演的视觉效果而蓄意编入的呢?

  在一片“末世情歌”中,在西式舞曲统领全球流行音乐指标的年代里,在“唱片已死不如卖烤鸭”的尴尬的内地歌坛,从中国辉煌了一个世纪的老电影中,发现灵感源头,带着致敬与感恩的心境与态度,全情投入制作出一首首含带“复古回潮”意味,又“性感跳跃”的新单曲,是用创意带动题材,智慧形成传播的思路,而这传播的主体本身则具有强烈的“中国符号”和民族历史感。

  与各路打着“世界音乐民族风”旗号的歌手和组合相比,黄琦雯的这首《春天里》显然更具有其积极的意义,更应该被广泛认知,在于它符合东方审美的气质根基。

  《春天里》不是专属于这个季节的歌,听多了也无妨,它有循环的正能量,是给自己的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16 05:32 , Processed in 0.3660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