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人那事”系列之:小尾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4:3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老师是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老三届那帮的,恢复高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考后当年就考取了“沛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师大”(沛县师范学校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我的数学课,那年我上[url=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8654.html]杨澜简介 财经人物杨澜 杨澜的书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杨澜 [/url的数学课,那年我上初一。

  
    王老师上课很有特点,声音抑扬顿挫的很像是在唱戏,配上标志性的王氏讲课动作更像是在演戏了。

  
    王老师的板书很规整,好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上,除非提名叫学生到黑板上板演需要擦几下黑板,王老师的板书则一字也不必擦掉,一堂课下来,黑板刚好满满的。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我是很佩服王老师的。

  
    很没想到的是读到高二时,班主任恰又是王老师。王老师很念旧,即使在课堂上当着全体学生的面也直呼我为“亲学生”,我也就感到王老师更可敬可亲。

  
    王老师同时带我班的代数、几何。几何里面少不得作图,作图的话,圆规和三角板就是必备的教具。这下,王老师全副武装起来就格外的出彩了。上课铃响,王老师手拿圆规,肩挎木制三角板,腋下夹着教材和教案,昂首阔步迈上讲台。师生见过礼,王老师就开始“演戏”,王老师“演戏”,那行头(圆规三角板)是从不离身的。通常情况,王老师是把圆规拿在右手当教鞭使用的,画圆时就是教具,板书时圆规就交到左手,板书后再换回来。三角板则像匣子枪一直挎在王老师的右肩上,需要作直线就取下来,画完线再归原位。

  
    王老师最最招牌的动作是给一个四边形做一条辅助线后。他一边画线一边韵味十足的唱到:“我们就给它做一条辅助线~~交点就叫它~~小E~~吧!”腔调圆润婉转,颤悠悠的,简直是在唱京戏,尤其E后的长音,纯正王氏风味,放在眼下,绝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唱腔设计。王老师唱功了得,做功更是天下独绝,只见他唱到“吧”字之后,就突然的转身标准的180°,由原先的面壁到面向全体观众,伴随着转体动作的完成,三角板熟练地、恰如其分的回到右肩上,王老师的右手则程式化的搭在三角板下边的那条边上。那一刻,王老师的面上是带有微笑的,那微笑很可能让不明所以的人猜测他是否刚刚“得了荆州”。

  
    我们没有一个不熟悉王老师的这个标志性动作的,每次见到王老师要在黑板上给图形作辅助线就会异口同声的给王老师帮腔而且故意喊做“就叫它~~小尾~~巴”。王老师呢,听到我们的和声就会更夸张更有张力的表演着其高难的王氏转身,有时候转体甚至做到近360°,这时候我们师生就会发出轰然的笑声。

  
    王老师对我这个“亲学生”是非常关照的,提问、板演我上的最多。可惜那时我的主业好像不是学习,而是一门心思的要搞创作。我有几个文友,很傲气很傲气的那种,任谁都不被我们放在眼里,包括我们的语文老师。那个时候,语文课我们几个是从来不听的,而每次作文批改出来,语文老师评讲作文却又一个不拉的把我们几个的文章当范文在班里面读。久了,我们居然都成了年级里甚至学校里的小名人。再后来,由不听语文课发展到什么课都不听,又由不听课发展到不上课,更由不上课发展到成天跑到校外甚至几十里外的地方采什么风。这样一来,“成绩”两字就不敢恭维了。王老师看着他的“亲学生”如此痴迷文学,试着给我谈了几次。谈话都是在他的宿舍里秘密进行的,结果可想而知。

  
    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几位志同道合者不约而同的都跑到边远省区上学去了,有去新疆的,有去吉林的,有去宁夏的。而我,因没有“海外关系”只好在母校留守。形单影只的我,心慢慢回到课堂上了,也开始意识到当日的“胡作非为”给我的高考大业带来了多么大的损害。我就发狠心的追赶,但毕竟学业荒废日久,高一年级的一点老本也顶不了大用,我灰心了。

  
    但我的创作热情反而又高涨了,成天与几位远在天边的“同仁”书信往来讨论“创作”心得、构思长篇大部头。这些,王老师是丝毫也不知情的。

  
    看看期末临近,上大学的哥哥放假回来了,他到了学校最先找到的就是王老师,询问我的情况。王老师如实反映了我的情况并表达了对我的不满。问题很严重,哥哥很生气。恰巧我的一封信不合时宜的于此时被邮递员叔叔送到了王老师手里,王老师顺手交给哥哥。信是去新疆的哥们寄来的,密密麻麻七八张,全是谈我们的小说创作规划的。哥哥一看之后立马到教室里把我“请”出去,当面质问我还要不要上学,不要上学的话就回家摆弄那二亩半地,省的在学校里不学习白烂干粮。我无言以对,最终表态学是要上的,那些事不提了。

  
    我不知道我的表态对我自己是对还是错。最直接的结果是中国多了我这个大学生却少了我这个文学“家”。

  
    也是山不转水转,大学毕业若干年后我居然调到了王老师的老家所在的乡镇工作,王老师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回到了他老家的一所中学任教了,我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去看我的“亲老师”。王老师毕竟年纪大了,往日的风采再也寻不见,唯独提起“小尾巴”,他的眼睛里就会溢出兴奋的神采,笑笑:“不行了。唱不出那调儿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4-12-30 03:55 , Processed in 0.1560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