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穷得只剩钱了”折射繁荣文化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5:0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报道,携百万元没有公款跑路的温州洞头县笔记本某银行加钞员林某,逃打酱油跑一个多月后,日前在升职林某的表现令人瞠目结[url=http://finance.ifeng.com/company/data/news/1562.shtml]飞鹤奶粉[/url某的表现令人瞠目结舌,他用跳舞来“庆祝自己终于被抓”;并表示自己从19岁就工作了,每天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上班、吃饭、上网,很没意思,穷得只剩下钱了。

  
    穷得只剩下钱了!这句话似曾相识,并不陌生。有人把它写成小说,也有人把它拍成电影。更有人认为这是有钱人在调侃,在笑话穷人。为了回应这个调侃,还有人为穷人编排了类似的一句话:富得只剩下自尊。然而,不管怎么说,“穷得只剩下钱了”折射出当今一些人在生活富裕了以后,精神世界的空虚。而这种空虚,男的往往通过显摆身家以及泡妞的数量来证明自我价值,女的则往往通过对奢侈品的追求和男人对其物质金钱给予的多少来比试。这种精神世界的空虚,往往反映了信仰的缺失。

  
    林某正是这种精神空虚、信仰缺失的典型代表。在审讯时,他的人生感悟竟是:“人其实就是:从办公室的房间到家里的房间,以后我是从家里的房间走到监狱的房间,都是房间,没有什么不同,累了,到天堂什么事情都可以放下。”这种入迷途而不知返的牛劲,除了让人要同情林某的个人悲剧之外,加上近来出现的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广东小悦悦等道德滑坡事件,更应有一个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反思和掂量。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公共文化建设的欠债却不少。实现文化强国的迈越,必须舍得“下大本钱”,补上这“必要的一课”。“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十七届六中全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进而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而言之,物质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渴求也更强烈。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着力加强文化建设,摆脱所谓的“科技崇拜”、“市场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以及“普世价值崇拜”,再穷也不穷文化发展,不断用精品力作关照大众心灵,陶冶大众情操,坚定信仰,让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4-21 02:39 , Processed in 0.1947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