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是一般的复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22:5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影片的一开始,黑龙江飞鹤乳业就感觉这部电影的风格飞鹤奶粉好吗和故事似曾相识。看完飞鹤奶粉好吗电影后才发现,原来是飞鹤奶粉的导演的中岛哲也的另[url=http://www.19lou.com/forum-130-thread-20701335711461382-1-1.html]飞鹤奶粉价格[/url导演的中岛哲也的另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复仇,没的说。这又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看过的另一部关于复仇的片子---美国电影《守法公民》。但是两部电影又不同于古典主义的复仇主题,例如《基督山伯爵》,《王子复仇记》和《肖申克救赎》。古典主义的复仇主题都是将仇人刻画的无比强大并将复仇者置于相对弱小的一方。通过复仇者的隐忍和不懈努力,最终将强大的仇人置于死地,最终达到自我的圆满,故事到了仇人的死亡或者主角的复仇之后就戛然而止。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里的所谓的仇人是一般意义上罪恶滔天的恶人,没有一点可以同情的。而我们看这两部电影对于复仇主题有了更新的探索。首先,仇人与复仇者的力量对比有了互换,最起码也是回到了平等的位置。比如《告白》里老师这个成年人是复仇者,而中学学生是“恶人”,再比如《守法公民》里的发明家和强盗或者律师,最起码是出于力量相等的地位。其次,这两部电影里的“仇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十恶不赦的大恶人,而是人物性格更丰满,更平凡化的一般人,甚至能让观众觉得情有可原的人。《守法公民》里的律师还有美国整个司法体系,还有自幼就没有获得父母的爱的渡边和从小被人歧视的村下。最后,这两部电影并不是以所谓的“恶人”的死亡就戛然而止的。两部电影里,复仇者所追求的并不是仇人身体的死亡,而是更加深远意义上心灵的复仇。《守法公民》里,复仇者在虐杀了两名歹徒之后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复仇,但是他要的并不是仅此而已,而是律师的醒悟和整个司法体系的再生。并且,随着复仇者的复仇计划一步步展开,复仇者的正义的权柄逐渐往被复仇者的一方转移,导致最后正义之剑交到了被复仇者的一方,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但是自己也最终丧失了正义。而《告白》里,女教师并不是要把杀死女儿的两名中学生以及其残酷的方式残杀,这样对于一个成年人简直易如反掌。她所要的是让两名凶手一生感到愧疚,一生生活在自己的所犯罪恶的阴影下,因为“那样才是地狱”。
  
  再回到这部电影。除了有一个复仇的主题的话,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也探讨了社会的失序和作为人资格的丧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著作《社会分工论》,先是探讨正常情况下社会应有的状态,后来讨论当社会的合理机能出现问题时,所造成的后果。我想,这部《告白》里所造成的悲剧不应该是某个人的所造成的,而是由于社会的体系出现的漏洞所造成的悲剧。说到底,如果不是因为渡边从小被科学狂人的妈妈暴打并遗弃而产生要杀人震惊世界的念头,好让妈妈再次回到自己身边,整部电影的悲剧会产生么?这部电影没人应该受到指责。复仇的老师不用说了。渡边的悲惨的童年让人觉得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不可理解的。直接执行杀人的村下是受惯了别人的冷眼,也是想证明一下自己。渡边的妈妈一心学术,她又怎能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毕竟,虎毒不食子。而旁观者的全班同学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在不知内情者的眼里,杀人者是不值得同情的。而这一切,构成一个一种病态的社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后来的那个朝气蓬勃的男老师。他积极向上,总是想以自己的努力把班级管理好。可是他的理想就像涂尔干笔下的那个“社会应有的状态”。而在这整个失序并且病态的“社会”底下,男老师的行为显得呆头呆脑,甚至有点滑稽可笑。所以,我们可以说,表面上那些井井有条的理想中的社会在暗流涌动,危机潜伏的失序的社会底下,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1-14 12:59 , Processed in 0.1824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