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企老总:商人还是伤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23:5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中国的民营[url=http://house.focus.cn/msgview/2827/1/232369838.html]无线3g无线路由器方案[/url以,每个行业,每一家企业的老总,都希望能网罗到一流的人才为企业效力。这一点,从中国近几年越来越密的招聘广告中可以得到印证。然而,中国的许多企业频频招人,却又感叹人才缺乏,德才兼备的人才更是难求。然而,笔者却认为,这一切应归结为民营企业没有善待人才资源。


  你尊重人才么?


  一谈到人才的重要性,民营企业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以人为本”。然而,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现的偏差也最多,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曾说过:“人是资源而不是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的一切都要从人出发,人是企业一切活动成败的根本。所以,“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公司里的每一个人,用好一切有能力的人,培养一切愿意进步的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作为一个协同作战、团结、高效、创新的团体,去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


  蓝色巨人IBM是国际著名的大公司,该公司总裁沃森制定了著名的三个准则,要求从总裁到每一个基层员工都必须执行。第一准则便是“必须尊重个人”。IBM公司的几十万名员工,都能得到总裁沃森的尊重。沃森说,有相当多的公司老板不尊重员工,或私下里侮辱他们的尊严,我十分讨厌对人的不尊重,因为再多的钱也补偿不了对人格的羞辱。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钱或其他东西,而是由每一名员工组成的人力资源;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第一条也是“尊重个人”。由此可见,“尊重个人”应是善待人力资源的前提,没这一点,“以人为本”则无从谈起。


  然而,在中国企业界,民营企业家不尊重职员的现象不在少数。打骂式管理、不分场合的羞辱批评比比皆是。这种不尊重人的作法甚至于被某些人吹捧为独具特色的管理,称为“×××作风”,许多民企老板更是认为,再高级的人才也不过是打工的,所以,他们常常漠视一个人起码存在的尊严,工作上出现一点失误,甚至没按其不合理的要求去操作,便不分地点和场合大发雷霆,甚至侮辱人格。这种待人方式让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不愿与其共事;普通员工则表面顺从,背地里少不得骂娘,甚至至处宣扬老板管理中存在的“恶劣”行径。试想,这样的企业,既使高薪招到人才,往往又让人才因愤怒和悲伤拂袖而去。在此,笔者告诫这类企业老板,当你在不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批评员工,姑且不论他是不是人才,如果他只会点头哈腰,唯唯诺诺,只能说明他是奉承你的权势;如果他沉默甚至微笑,则说明其内心是蔑视你的;更有不知深浅的员工与你“以牙还牙,以骂还骂”,作为领导,这种管理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作为领导,你们批评的本意是好的,那么你们为何不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行呢?不要以为良药苦口使可以随便乱灌。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失去人才,并落一个“恶人”的口碑。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笔者问你,你声色俱厉地批评员工,员工为何总是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你不尊重人的作法让人产生了敌意和抗拒力。


  为何留不住人才


  民营企业天天渴求人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或留不住骨干人才,何也?笔者以为是民营企业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不懂得人力资源管理,不会善待人力资源,存在很多误区。


  一是不守信用,待遇过低。招聘时许诺的条件十分优厚,一旦录用后便把员工当作奴隶似的驱使,不关心员工疾苦,剥夺其基本自由,任意克扣工资和奖金,承诺多次的奖励不予兑现,还一个劲要员工“乐于奉献”。还有一类企业,假借渴求人才的名义招聘新员工,让新员工干正式员工的活,只发试用期工资,试用期一到,借口不合格立马辞人,这些企业多为民营个私企业。在此,笔者告诫这类不守信用的企业,要知道,优秀的人才总会找到较好收入的职位,一家企业的职员如果收入过低,还不能很好地养活自己和家人,那将是企业的耻辱。曾有位私企老板咨询过笔者,说他很器重的人总视为自己的亲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结果总是留不住人,当笔者问他给器重的人开多少工资时,他说这些人都是技术骨干,开的都是高工资,月薪500元,笔者不仅哑然失笑,告诉他这是待遇过低所致,他还不相信,说这些人从未跟他提过待遇的事,笔者说,你待他们视为亲兄弟,这些人会跟你讲待遇太低才走么?这位私企老板才恍然大悟。


  二是没有给人才发挥的环境。有些民营企业由于“家天下”,实行“家庭式”管理,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有职无权或职权皆无,稍有举动就会涉及老板家庭内部人的利益,因而无法开展工作,久而久之,便被老板定性为没有才能,有些人只得离开企业。


  三是企业老总对人才叶公好龙。想招人才却又怕人才弄走了自己的商业机密另立山头,总不敢放手使用。


  四是企业老总不识人才。重用那些会侃却无真本事的人,或任人唯亲或论资排辈,这些企业自然让贤者远离。


  五是过河拆桥。现在,有许多民营企业老总骨子里还是“倒买倒卖”的小商人意识,唯利是图,目光短浅。体现在用人方面,他们一面渴求人才,要用能干的人。另一方面却过河拆桥。有一民营房地产开发公司,楼盘开发后销售乏力,造成大量现房闲置,企业陷入困境,于是老总四外求贤,高薪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人加盟。这些人每天加班加点地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一份又一份的宣传策划方案紧锣密鼓地出台并加以实施,企业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便收回了上千万元,很快脱离了困境。缓过气来的老总开始过河拆桥,先是处处挑毛病,降低以前的待遇,后来不报手机费等等。于是军心缓散,聘来的能人纷纷离去,企业两年内便换了三位常务副总,而企业始终没有起色。


  “等不起”也得等


  许多民营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有这么一条要求:有从事××工作经验3年以上者优先录用。许多民企老板也说,商场如战场,企业需要的是实战型人才,最好招进来就能冲峰陷阵。企业哪有功夫去培养人才,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等不起”现象,说白了,是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他们总认为,自己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去培养人才,万一人才跳槽了怎么办,岂不是人财两空?在此,笔者呼吁,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不能太急功近利,等不起也得等。


  这是因为,首先,人才的发现和使用离不开培养,所谓“没有培养也没有人才”正是这个道理。可以讲,中国有不少各类人才,而真正适应中国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多。因为,各个企业在竞争中所使用的“战斗武器”也不尽相同,企业的机制和环境更是各有差异,企业不给人才提供各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却要求人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怎么能发现您心目中的人才?即使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才却因没有发挥的环境,专长优势逐渐丧失。


  其次,从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眼光看,培养人才“等不起”也得等。从中国民营企业用人的实际情况来看,民营老板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工作,而且对人才有不切实际的愿望。他们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断从外界招人,而忽视从内部提拔培养人才。对招聘来的人才,老板又认为重用了某人,某人就必须立马给企业创造良好的业绩,否则立即辞人。从而让大家人心惶惶。如果一个企业缺乏稳定的人才群体,肯定不能很好地实现生产经营,加大了企业运行的成本和风险。


  当然,保持一定比例的人才流动率,对企业管理和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据有关专家测算,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应在15%左右为宜。然而,中国许多民企的人才流动率高达50%,过高的人才流动率让企业的员工缺乏一种归属,在工作中难免存在短期行为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同时,增加了监管和培训的成本。所以,重视人才的培养,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才是民企的当务之急。


  鲁迅曾说过:不是缺乏天才,而地缺乏培养天才的土壤。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笔者则认为,中国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和培养人才的客观环境。因此,民营企业家只要学会识别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并落实在行动中,而不是空喊口号,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插上奋飞的翅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8-15 10:50 , Processed in 0.1673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