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潮流招聘:玩的就是“群殴”“E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21:0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单挑”(一对增加无线路由器距离一面试)发展到“群殴大功率无线路由器”(无领导的小组面试增加无线路由器距离),从面对面的面试发大功率无线路由器试)、“E面”(网络[url=http://guba.eastmoney.com/look]adsl无线路由器距离[/url)、“E面”(网络视频面试)……不知从何时起,这些最初只在西方企业中盛行的招聘方法开始无处不在。


  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培训部主任魏尼。布洛邦克教授说,以“群殴”为代表的新的招聘方式,其实是伴随着跨国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内的业务拓展而流行起来的。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国内企业,不管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还是资产不过百万元的小型民营企业,都竞相在招聘流程中引入这些元素。上海海事大学的杨果日前应聘一家小型物流企业,让他大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竟然也“群殴”。在他的印象中,“群殴”一般只有投资银行JP摩根这样的全球500强才“玩耍”的游戏。


  招聘手法模仿“跨国公司”,用人单位自有理由。国内某投资银行人事总监屈凛对于“群殴”的理解,代表了金融企业的普遍看法。“一组人围绕一个指定的任务进行讨论,每个参与者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尽显无疑。”他承认,这样或许会错过一些语言表达上有欠缺的优秀人才。


  但是,也有人认为,国内企业在招聘流程中过多地引入西方手法,只是在赶潮流而已。杭州某猎头公司的老总说,当地一家规模甚小的浙江民营IT企业,去年下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地数十所高校举行招聘,搜罗简历无数,从“电面”到“群殴”到“单挑”玩了个遍,最后仅仅录用了10名大学生,还都是杭州本地的。


  上海某人才市场调查公司的沈卫东则认为,西方企业招聘模式在国内的流行,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劳动力同质化,相对过剩。对此,樱花卫厨的人事经理李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用人单位需要招聘20名员工,可能会收到600份简历,但是进入最后面试环节的不能超过60人。


  人力资源专家孙虹钢指出,在招聘模式上赶潮流常常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在欧美企业流行的在线性格测试,现在被不少国内企业借用。上海某国有银行让应聘者在提交简历前先在网络在线做一套性格测试题。“和瑞士再保险公司的测试相比,这套题太容易。”两套题都做过的上海财大学生许振辉说:“同样是性格测试,该银行的题考察意图太直白,我可以根据出题者的意图来做选择,伪装自己的性格,瑞士再保险公司那套则一点办法都没有。”


  魏尼。布洛邦克教授则认为,招聘方式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说明用人单位想使招聘过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只要能选出自己需要的人才,每种方式都无可厚非。但过多的花样,追求表演性的效果,也可能与真正的人才失之交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9-12 13:45 , Processed in 0.1746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