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忆读诗的感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3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我们的童年的时越加        期好像没有诗的感觉,就爱        不像现在两岁的娃娃都企业        会背唐诗。没有学过“代理商        个《百家姓》,更不知[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3df32801016o35.html]降低        [/url《百家姓》,更不知道有《诗经》。直到初中老师要求背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后才对诗的有了感觉,如果不背就不能过关。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有了诗的感觉,自然就会去读诗。那个年代多是政治诗,“东风吹,战鼓擂”“祖国啊!母亲”常是一句口头禅。当看到贺敬之写的《放歌集》和王书怀写的《张勇之歌》就算好诗了。还有毛主席的诗词,没人教,也能背出好多首,也许是写的太好了,也许是时代的要求。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普希金爱情诗手抄本,不顾熬夜抄写了满满一本,经常偷偷地阅读,很自然地产生了爱情的幻想,那种感觉实在是美,只有身在其境才能体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放的年代,各种书籍多了,《唐诗三百首》遍地皆是,也是读诗的好年代。所以当孩子只有两三岁时就教他背唐诗,背的最多自然是孟浩然《春晓》,李白的《静夜思》和骆宾王的《咏鹅》。这几首诗一是短,二是宜理解,三是押韵好记。一般的小孩子都能背上类似古诗十多首。也有的强迫孩子背诵较长的诗词,如岳飞的《满江红》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不管孩子懂不懂,也得要背。现代孩子都很聪明,所以很快就背的熟练了。当家长的感到十分自豪,这就是读诗的感觉。

  人到中年,压力重重,难免有疲乏之感。遇到休息时间,看看古诗也是一种乐趣。当你读到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几句诗时,一定会感慨万分,读读古诗也能减压。想想当年北大才子陆步轩白天卖肉,晚上读唐宋诗词,别有一番风趣,所有的忧愁烟消雾散。看今朝,他的卖肉的事业蒸蒸日上,不能不说读诗也是一种动力。

  人老了,休闲时间多了,更需要诗。中国是诗的大国,诗词渊源流长,卷铁浩瀚 ,精品迭出。你可以任意在诗海里游荡。只要你稍稍有点雅兴,会激起你的创作欲,尽管写的不理想,更能增加你读诗的兴趣,前不久武汉的一位官员写了一本诗集并获奖了,但遭到了很多网友责难。说实话,这本诗集虽然总体比较平淡,但有些诗还是写的很好的,只不过人们要求太高了,总希望出现李白,陶渊明那样的诗人,这种希望很渺小。现代诗无法与古诗相比,现代诗多口语化,古诗多含蓄,而且有韵律。所以我们读诗要有节奏,如果像和尚念经一样,就不能体会诗中‘三味’。读诗或者说是诵诗是一门学问。“诵诗的技艺到精微处有云行天空卷舒自然之妙。这就不易求诸形迹,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如果你天天读2—5首诗,像喝茶一样慢慢品味,对诗的感觉就更深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16 09:51 , Processed in 0.1554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