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务员发明“不堵车交通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22:2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汉市汉南区一个紧紧抓住        普通的街道干部,给备包装        受拥堵的城市带来了一上传        丝曙光:他发明的系统巡检        10倍,并获得国家发[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800be10101b8ph.html]分配        [/url0倍,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汉南纱帽街临江的一间私房里,客厅内除摆了一堆废柴外,就是一套简易粗糙的模型——不堵车的道路交通系统。57岁的江贤国,是汉南区纱帽街城建办干部。昨日上午,他用弯曲的树枝,在模型上比画着向记者介绍他的发明——6月27日,该发明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初审,被授予发明专利。

  解决左拐,畅通路口

  “大城市交通不畅,病根在于‘停’、‘等’。”江贤国认为。

  普通路口,一般在交叉路口设置红绿灯,车辆交替通行,大部分车辆停车等候,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车能力。而眼下的立交桥、地下通道及大转盘等,大多只是解决了直行,却没有解决左转的难题。

  江贤国的发明简单明了:在十字路口建一个专供左拐的地下通道,辅以直行小高架,各个方向车辆各行其道,路口不再需要红绿灯。理论上,路口通行能力可提升10倍。

  不简单之处在于,江贤国提出了“中路理论”。左拐道一般设在道路左侧,而他的发明中,左拐地下通道进出口设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位置。“这样可以解决建设过程中道路弧度、坡度,以及水电气设备安装预留空间的诸多问题。”

  专利说明书上称,江贤国的发明优点在于左转弯车辆全部从地下通道转弯,使各向车辆在十字路口不需待车、减速;地下通道造价比现有三层立交交通系统便宜40%以上;地下通道设在地面中道,有利于路面资源充分利用。

  半夜验证,险些被“抓”

  江贤国爱好发明创造。上世纪90年代,江贤国花费10多万元发明了自动床、自动千斤顶、微型吊车、叠式玻璃窗,发明均获得了国家专利,但因为市场不认可,被束之高阁。

  面对各个城市一片“堵”声,江贤国开始求解解决之道。提出“中路理论”后,江贤国为验其可行性,今年四五月份每天晚上租车从汉南赶到市区,在妻子、儿子和侄儿的帮助下实地测量。连续50多天实地测量、收集数据,光租车费就花了1万多元。

  一次半夜3点多钟,他跟家人在大东门立交桥下拉尺子测量道路坡度,被警察当成搞破坏“抓”了,百般解释才得以放行。

  江贤国说:“这次的发明专利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很有意义,能否推广利用,我充满期待。”图为不堵车道路交通系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19 07:33 , Processed in 0.1854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