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冠杰,张国荣谭咏麟和四大天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2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继续吹,只是人生活服务        已不再



房产       

  
   影院        
  
   这影迷        行乐兴盛的一段的概括[url= http://www.17771.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8&ID=91532]手机安全[/url乐兴盛的一段的概括了。
  
   在许冠杰之前,华语乐坛基本是台湾的,邓丽君加刘文正等(等很多了,真的是不少人,这里男女各挑一个最强的,也是天王级的),基本横扫东南亚,港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区。这两人基本是台湾音乐那时的一个缩影。84年(重要啊),刘文正离开歌坛,邓丽君还是风华正茂。
  
   许冠杰来了。人民歌王唱出了小市民的心声,也开创了香港流行乐的独特风格,香港也迎来了音乐盛世的启幕。此时香港音乐的出口量和影响力也许还没有超过台湾(也许吧,这个不大清楚),但是香港的电影,电视剧已经横行东南亚了(这个时候香港影视太牛了,经典太多了,想想罗文唱了多少首电视剧主题曲……),而许冠杰与温拿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人气也是极高的。如果说给香港黄金时期的每一人打贡献分的话,许冠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是华语流行乐坛的第二代(刘文正还是第一个吧,之前的大明星当然有了,但影响力还是从这一代开始才这么大的,所以邓丽君,刘文正算第一代)天王巨星,也是香港音乐的领军人。好戏上演了。
  
   又是1984年,刘文正离开乐坛(或者说淡出吧),在香港,谭咏麟以《雾之恋》正式登基为全球华语乐坛天王。《雾之恋》也被有些人评为谭咏麟最好的专辑(自己感觉吧,我觉得是不错,第几我就感觉不出来了),这一刻,华语乐坛基本和台湾关系不大了,同时期的陈百强,许冠杰也被挤下神坛(陈百强,小神吧,在两大神中间)。同在1984,张国荣的一曲《Monica》也轰动全香港,终于华语乐坛第三代天王出现了,也开启了香港流行乐的全盛时代---------“张谭争霸”。此时台湾歌手基本是走不出去,还防不住香港浪潮(这一时期,费翔,齐秦,李宗盛等人确实是不错,但费翔主要在大陆火了,其他的台湾艺人被香港打压的是挺厉害的)。电影加音乐,香港成为华人圈(大陆还是较为封闭,但是香港艺人此时在大陆已经有影响力了)的娱乐中心(这个时候,张学友,李克勤,刘德华都也还挺厉害了,特别是学友,为日后张谭梅Beyond退出之后加冕歌神埋下伏笔)。自己想想(还真没人这么想过,至少我没找到),香港这么盛,固然有香港艺人黄金一代威力极大的一面,以及他们文雅的台风(西服,西服,西服,你说爸妈会让孩子看穿的版版正正的香港艺人,还是青蛙王子的……?香港艺人的正面积极的外形真的是令家长接受),但我自己觉得,高凌风等人的自甘堕落(高凌风,我晕,怎么说,没法说,愚蠢的大天才),邓丽君等人的老化,刘文正(神秘男,感觉台湾那时大神级人物怎么都有点怪)的离开,也为香港统治华语乐坛铺平了道路。但随着谭咏麟的急流勇退,张国荣的全球告别,家驹的不幸离世,梅艳芳90退出,香港发现,以前横扫各种音乐大奖的人突然都没了,以前叱咤东南亚,日本韩国的巨星全下线了,告急,必须找些人才能把奖颁出去,必须找人继续撑起香港乐坛!
  
   很多人说四大天王肯定比张谭强。其实那是因为张谭早已远离了青年一代的歌坛。但很多青年是看四大天王长大的(估计也不年轻了,不过喜欢张谭的,更多是35--45的老一辈),所以青年一代会认为四大天王更牛,这里不讨论这个(讨论什么,四大天王出来的时候张国荣早都封咪了,谭咏麟更早的时候,宣布什么奖都不领了,影响力能不降吗,都不是一个时代了)。这里只讨论华语乐坛第四代天王-------四大天王。
  
   香港乐坛的衰落是以四大天王的出现为标志的,四大天王也是香港在华语圈最有影响力一代天王。和张谭不同的是,四大天王当红的时候,电视机已经开始在内地流行,这也让无数内地观众直击了四大天王的鼎盛,使得四大天王成为在内地最受欢迎的香港艺人。在东南亚方面,(特别是学友)四大天王继承了上两代天王的势头,继续霸占东南亚市场;四大天王在日韩的影响力不及张国荣(学友在日本还行,刘德华在韩国也不错),但是还能维持一些影响力,反观日韩明星开始涌入中国市场。那么怎么就衰落了呢?一切发展的不是很顺利吗?我想衰落的原因有三。一,歌手的错误崛起方式。在四大天王走红前,他们有的人还是做出了成绩,比如学友,但不可否认媒体的疯狂宣传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黎明,郭富城的一夜窜红堪称香港艺界的得意之作。香港演艺界因此尝到了甜头之后也一发不可收拾。从开始的慢慢积累成巨星,变为最后的造星运动,但是香港的星们的质量也一落千丈,没有了可以横扫乐坛的巨星,香港的演艺圈也就没落了(数数四大天王之后,除了陈奕迅等几个极个别的还能挣扎,四大天王---特别是勤奋的刘德华,还在发挥余热,还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二,亚洲金融危机。在人们的口袋一天比一天瘪时,演艺圈受到的冲击一定是巨大的。当然,这是不可抗拒的因素。三,缺乏创造。从菲律宾人统治香港音乐到大陆音乐人涌入,从英语歌到国语歌再到粤语歌,从台湾流行乐到本土天王,香港流行乐历史不长,但内容丰富。不过从始至终,香港因为都缺乏创造的精神。不是说香港没有创造型歌手(怎么可能没有……家驹!!!第一……),而是整体缺乏这种特性。台湾当红歌手大多唱自己学的歌(现代的周杰伦,王力宏,久远的,张洪量,周治平(不算歌手,算诗人),还有很厉害的音乐人,李宗盛等);很多音乐也是台湾引进的,hip hot等是台湾开始唱的;而在流行乐中植入中国元素,台湾做的也比香港早。总之,香港乐坛越来越缺少新意。加之97回归后,香港音乐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是据守本港,还是进军内地?香港乐坛能否抵住内地音乐人的冲击?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香港乐坛每况愈下了。反观台湾,不必说周杰伦,王力宏怎么红的,不必说现在台湾音乐在华语乐坛占的份额,单说香港能不能找出一个能和台湾当红歌手同一个级别的呢?陈奕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香港演艺圈的绯闻故事多了,能唱出好歌的艺人少了。
  
   那些曾经为香港因为痴狂的人们,心里一定是落寞的,就像现在落寞的香港乐坛。那些粤语流行乐的歌迷们,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一些桨声灯影了……
  
   悼念 张国荣 黄家驹,以及曾经的香港流行乐
  
  
  
  
  
   上面说的都是实情,但是还有个主要的原因,信则信,不信则不信,香港演艺界是和香港三和会一起衰落的。回归后,解放军驻军,新义安,和胜和大哥们再也不敢搞出黄朗维这样的事了,虽然马仔还时常整些违法的事,但是大哥都收了。14k搞的很大,结果被……尽管还有曾志伟被打,但毕竟是曾志伟嘴大,而且就是挨了一顿胖揍,没事。像成龙大哥,周星星,华仔等一大批明星都是向华强一个人捧红的,就别说所有大佬加在一起捧红的了(英皇还是在2000年左右下了点力气,容祖儿,陈冠希,谢霆锋,陈奕迅……还打了大嘴……也就不了了之了,毕竟香港不能没有这些人,说白了,香港就靠这些人发展了)。现在这些大佬搞不起来了,乐坛也就那样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21 13:07 , Processed in 0.1523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