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奶粉代购遇食品安全事件 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6:3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8日宣布发现多移动实名款日本产的初生婴儿奶移动实名粉碘含量不足后,香港用友移动食物安全中心10日公[url=http://www.yesky.com/291/194291.shtml]伟库[/url光堂和森永在内的四款婴儿配方奶粉碘含量较低,可能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若甲状腺功能显著受影响,可能影响脑部发育。尽管相关企业解释称“缺碘”源于中日国标不同,但这一事件依然让在海外代购奶粉的中国妈妈们忧心:当奶粉代购遭遇食品安全事件,中国消费者就只能“自认倒霉”吗?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8日表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自今年5月起陆续抽验市面出售的婴儿配方奶粉,发现6个样本的碘含量低于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要求。其中,和光堂及森永的两款适合0至9个月大初生婴儿的奶粉,碘含量分别只有1.2微克/100千卡和2.4微克/100千卡,若按照奶粉罐上标签建议的喂奶量喂食婴儿,婴儿的碘摄取量不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每公斤体重15微克的摄取量的三分之一。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呼吁业界停止出售全部批次的相关产品,同时呼吁已购买有关产品的市民,停止让婴儿饮用,改以其他婴儿配方奶粉喂哺或考虑喂哺母乳。

  针对此次“缺碘风波”,森永乳业和和光堂方面均发表声明称,所涉产品是根据日本标准生产的,在日本食用没有问题,中日国标不同主要源于两国饮食习惯不同。

  然而,这并不能使中国妈妈就此安心。尽管去年初以来,我国已禁止日本原产奶粉进口中国,至今并未解禁,但对不少年轻妈妈来说,日产奶粉依然是高质量和“更适合黄种人体质”的代名词。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洋奶粉占据八成国内奶粉市场份额,而近年来洋奶粉频频调价,加上包括美赞臣“金属门”等在内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让不少中国妈妈选择原产国代购的渠道降低成本。

  可是由于从海外代购的奶粉到手时往往已经过“多重转手”,多数卖家也不提供购买小票等各种原始证明,想要退货乃至维权往往“难于上青天”。

  而在原产国对产品进行召回过程中,其在中国的子公司更是往往以相关产品在国内并无销售、产品销售渠道不同等为由拒绝代理退货,让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国内无销售就退货无门?渠道不同就不予理睬?子公司和母公司的沟通再远,能远过消费者为了几件产品远赴万里之外维权?跨国企业的内部沟通机制不畅恐怕并非主因,更多时候,这些动辄在中国“想涨就涨”的牛气企业还是缺少了把消费者真正作为上帝的那份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9-15 04:17 , Processed in 0.1558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