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试季来临偏科生如何积极应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05:5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多数学生都有自移动实名己相对薄弱的学科,通用友移动过弥补短板提高总分,伟库不失为有效备考的策略用友移动冲刺阶段有效备考,本[url=http://www.keweisoft.com/]用友移动[/url刺阶段有效备考,本报求学指南在一模之前邀请高三一线老师,用他们辅导偏科生的经验为家长支招。

高三进入考试季 偏科生临时抱佛脚

高三学生目前已进入繁忙的考试季节。寒假前,大型综合性考试有“广州调研考”,华附等组织的“四校联考”,寒假后紧接着是自主招生笔试。马上到来的3月,将迎来英语听说考试和广州市一模。

大考往往可以检测出薄弱科目,一些“偏科男”“偏科女”也由此产生。据资深老师介绍,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之后,便会有偏科学生陆续参加补习,随着大考次数增多,家长和学生寻求突破的心理越强,在一模之后达到高峰,那时“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家长最多。

二中的吴同学就是一位“偏科女”。对女同学来说最有优势的语文学科,在她那里成为劣势。多次考试下来,语文成绩都在100分左右,失分板块主要在古诗鉴赏和作文,由于学校备考时间很紧,吴同学寻求校外补习来突破语文,后来分数提高到128分。有意思的是,有些高分学生参加补习并不是因为“偏科”,而是“偏题目”。

语文:三类“偏食”进补方向不同

偏科特征:因语文“拖后腿”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理科高能语文却低能的学生。这类学生长期重理轻文,不肯花时间或很少下工夫去学习语文。第二类是爱好文学语文却低分的学生。喜欢文学,经典读了很多,但语文成绩不高。最后一类是基底太差后劲不足的学生。

冲刺策略:有关老师认为,第一类学生要改变他们对语文的态度,同时给他们教授针对性的学习技巧,从题型着手,让他们熟悉高考语文各个知识板块的设题类型和特点,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第二类学生要给他们揭示看似渺无踪迹的所谓“语感”背后的语文规律,让他们了解到语文的学习也是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的,继而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语文学习技巧。

第三类学生最好找到自己近期五次大考的语文试卷,看看自己主要的失分板块在哪里,哪个提分空间比较大,就重点补哪个。

数学:可进行两个系列的训练

偏科特征:数学是许多学生的“绊脚石”。这类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共性:一是初高中衔接没有做好,很多学生一下子对数学失去了信心。二是缺乏总结。因为缺乏归纳总结,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运用往往是盲目的,不成体系的,也更容易遗忘。

冲刺策略:有关老师认为,一模之前,要进行两个系列的训练,一个是题型训练。选填题和解答题的训练,要保证在这里多拿分。第二个是小型测验适应性训练,就平时感觉欠缺的地方进行限时训练。

有关老师建议,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模前一个月可以全力放到基础巩固上,先弄清楚最基础的知识,过难的题目干脆不看不做,不将时间浪费在不能帮助自己的部分。

英语:先从词汇和语法下手

偏科特征:英语偏科的问题相当普遍,尤其是选考理科的同学。而选考文科的同学如果是被英语成绩拖后腿的话通常来说问题更严重更紧迫。

冲刺策略:有关老师认为,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当务之急是解决词汇和语法的板块。词汇的记忆除了用不断重复回顾的方法外,还可以结合读音规则进行记忆。至于语法板块,虽然直接考查的语法填空题只占15分,但是语法结构不清对阅读理解和写作都会造成大量失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在策略上应该重视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板块占的分值最高而且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提分的效果比较显著。阅读的解题关键有两个:一个是理解,一个是技巧。至于写作方面,在阅读例文时要注意按不同话题积累词汇的常见搭配。

物理:整理出考点有针对性训练

偏科特征:物理偏科的学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被理科”,对理科虽不讨厌,但也并无兴趣。另一类是对理科有一定的兴趣,虽然有计算好、思维快等优点,但缺乏对物理题型的总结和概括,成绩难更上一层楼。

冲刺策略:有关老师认为,“被理科”的学生要狠抓常考点中的基础知识,反复巩固做到基础题目题题必中,即可稳获选择题目40分。再加上对基本实验的反复练习,即使是成绩很一般的学生,此时也能拿到五六十分。如果要再提高一步,就要分析物理高考大纲的100个考点,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找出常考点,大约30个左右,做有针对性的理解和训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7-27 15:27 , Processed in 0.1774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