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空把筹划已久的涡轮发动机大比拼给做了 前言:有一种蛮流行的提法,说不要在意发动机的参数,因为可以通过调整ECU来改动云云。俺就不明白了,你可以调ECU,难道人家不可以调?打个比方,奔2的超频以后表现似乎和奔3差不多,是否就意味着奔2=奔3?那人家奔3超频以后呢? 而且,一款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其调校必然是高性能和稳定性的平衡结合。不然,N年N万公里的保修会让你声名狼藉的同时赔死。 先上个美图: 一、几款发动机的分析 第一类,比亚迪1.5Ti和大众1.4TSI。 特点:缸内直喷+废气涡轮增压。 不必讳言,比亚迪1.5Ti是以大众1.4TSI为原型来开发的,所以最大功率转速几乎没有差异,而最大扭矩转速完全一致。至于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上大约10%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是1.5升,而后者是1.4升。 第二类,长城C50 1.5T和中华H530 1.5T 特点:不带缸内直喷的废气涡轮增压。以长城C50 1.5T为例,其代号为GW4G15T,原型是长城炫丽上所使用的型号为GW4G15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通过增加了一个来自上海菱重的轻质小型涡轮,再经过零部件的强化以及调校而来。相对于自然吸气,这两款发动机的优点也很突出,两者的性能数据非常类似。 这两款发动机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欠缺缸内直喷技术。一句话,有无缸内直喷,正是涡轮发动机是否登堂入室的标志。开句玩笑话,就如武打小说中外功高手和内功高手的区别。正如在解读:缸内直喷技术到底牛在何处里有提过,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要比同排量的多点喷射发动机的峰值功率提升10%至15%,而峰值扭矩能提升5%至10%,并且可以极大的改善涡轮发动机的迟滞现象。 欠缺缸内直喷的结果,就是长城C50 1.5T和中华H530 1.5T在性能上(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比第一类的两款发动机有明显差距,以1.5升的容量其性能和1.4升的大众1.4TSI相比不但没有优势甚至在最大扭矩上还落后于1.4升的大众1.4TSI。而且我注意到,在最大功率转速和最大扭矩转速上第二类也是明显落后。众所周知,涡轮增压的好处虽多,但在达到最大扭矩之前的动力和自然吸气相比并无大的优势,所以优秀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个要求就是能够在更低的转速下实现最大扭矩(改善涡轮的迟滞现象)。更别说更低的转速还能够省油! 目前的消息是长城和中华带缸内直喷的涡轮机正在研发中,而其他国内车厂似乎尚无消息。嗯,奇瑞的直喷机推出过,但后来据说因为关键部件被鬼佬卡脖子所以最终没有量产销售。关于开发缸内直喷的困难,本人在缸内直喷技术为何难以推广?中有过分析。 第三类,哈弗H6 1.5T。 这款发动机是长城C50 1.5T的高功率版本,但同样不带缸内直喷。特点是较长城C50 1.5T的性能有不错的提升,但做出的牺牲是达到最大扭矩的转速进一步从2000转提高到了2200转。网络上对这款发动机抱有厚望的不少筒子估计多少有些失望了。 据车友分析,相对于长城C50 1.5T采用的低增压轻质小型涡轮,哈弗H6 1.5T采用的是搞增压大涡轮,因此在提升功率和扭矩的同时,由于大号涡轮的较大惯性而导致涡轮迟滞现象愈加明显。 二、涡轮技术的发展趋势 涡轮增压技术虽然人见人爱,但也具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其与生俱来的涡轮迟滞现象。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使发动机传递扭矩的区域更为广泛,从而在低转速区域里提供更为丰厚的扭矩。所以评价一款涡轮发动机的好坏,除了动力指标以外,更为关键但却常常被人忽略的指标是达到最大扭矩工作平台所需的发动机转速 (市区行驶的常见转速,一般2000转左右吧,有的甚至低至1500-1800转)。比较如下: 长城H6 1.5T作为高功率版本,其最大扭矩转速是2200转(为了换取动力牺牲了迟滞性) 长城C50 1.5T和中华H530 1.5T的最大扭矩转速是2000转 奇瑞2.0TGDI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转速是1800转(可惜没有批量销售!) 比亚迪1.5Ti和大众1.4TSI在采取缸内直喷技术后,最大扭矩转速是1750转 大众的1.4TSI进口版,采取双涡轮增压后,最大扭矩转速改善为:1500转 BMW的N55B30发动机,采取单涡轮双涡管技术,最大扭矩转速改善为:1250转 三、涡轮的2.0时代? 如果说大众的废气涡轮+缸内直喷技术,促使涡轮发动机从小众市场进入大众市场,宣告了涡轮1.0时代的开始,那么,也许涡轮的2.0时代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 日前,在慕尼黑的"Audi future lab:mobility"技术日得到确切消息,今后奥迪将全面运用电子增压+涡轮增压双增压技术彻底解决涡轮迟滞问题,奥迪将为旗下车型陆续配备iHEV系统(带48V电池及能量回输的微混动力单元)为电子增压做后盾。 电子涡轮+废气涡轮的双增压技术=涡轮的2.0时代?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比亚迪类似于电动涡轮的相关技术已经定型,将于2013年上海车展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