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难说教?试试“暗示”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15:3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长爱孩子,可很圣元多时候,却把自己定位圣元为孩子的权威,甚至用圣元奶粉命令的口吻强制孩子按圣元优博长的道理来说教,甚至[url=http://armory.games.sina.com.cn/cn/%E5%AE%89%E8%8B%8F/%E5%8D%AB%E5%B2%97%E7%89%9B%E5%A5%B6.html]液态奶[/url的道理来说教,甚至极不耐烦地指责孩子这不行那不对。以为这样,孩子就会改变,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特别是对待幼儿教育,父母的管教更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是一味的说教会激起孩子本能的叛逆和反抗。卓人教育的幼教专家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暗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暗示是指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家长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环 境、行为榜样等手段和方法,给孩子积极的暗示,使孩子受到正面的影响和激励,不知不觉地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从而得到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快乐成长的动力。
语言暗示:
  婷婷是个性格温顺的孩子,说起话来细声细语,模样更是惹人喜欢。可她做起事来慢吞吞,吃饭慢,走路慢,写字画画都比其他小朋友慢半拍。尤其是早晨起床,没有半小时,这个“小磨蹭”就穿不好衣服。妈妈的耐心都让她给“磨”没了,常常对她不耐烦地大吼:“你快点好不好?没见过你这么慢的孩子”还跟外人诉苦:“这孩子慢得让我们真没辙”。
  其实,家长应尽量避免当着身旁的人批评和数落孩子,反而应给她鼓励性刺激:“我们家婷婷起床穿衣动作好快,她下次会比我们的动作还快呢……”往往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
  点评:
  “语言暗示”,就是不用言语直接表态,而是采取一种迂回的方法传递意思,用讲故事、打比喻、作比较等方法,促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朝着家长建议的方向发展。经常使用“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可以做到”等语言暗示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
  行为暗示:
  龙龙爱热闹,每当家里来了客人,他就成了“人来疯”,上蹿下跳,兴奋得手舞足蹈。还抢水果吃,拉着客人跟他比试“武功”,让人啼笑皆非,让父母很尴尬。
  幼儿的自制力差,关键时候不“长”记性。哪怕你已经说明道理,制定规矩,还是应该给孩子明确的停止“疯”的提示,但这种提示不宜是打骂的强制手段。可以和孩子约定好的基础上,用咳嗽、眼神或是摇头等动作加以禁止孩子的“疯”劲。
  点评:
  用表情、动作等示意立场和态度,使孩子心领神会,在默契中体会大人行为所表达的“悄悄话”。皱眉是反感,微笑是喜欢,竖起的大姆指是赞许……用行为替代语言,有时更亲切,更具说服力,还能在公共场合维护孩子的自尊。
  环境暗示:
  花花喜欢小提琴,但自从报班后,她一直没开心过。不是说提琴班里谁的小提琴拉得特好,就是说老师批评她哪个音拉得不够准。她蔫蔫地得出结论,自己比别人笨。
  此时,家长应该从树立花花的信心和毅力出发。在花花的琴房墙壁上,贴两张花花平时最喜欢的偶像提琴家画图。在小书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计划表,包括考级目标,还有大家作为听众的听琴评价:“好听,我们很陶醉”、“有小提琴家风范”、“坚持就是胜利”……

  点评:
  “环境暗示”是指能通过人为设置的环境有意识地加强意思表达,针对性的氛围可以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此地无生胜有声”,这种微妙的暗示温和而令人不抗拒,从而起到激励的效果,让孩子朝进步的方向努力。
   暗示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对于培养幼儿的性格、意志品质、生活习惯、学习成长方面至关重要。暗示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暗示时,还必须注意性别、年龄、个性特点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等因素,这样暗示才能产生预期效应。爱孩子,不妨善用“暗示”,一句夸张的赞叹,一个提醒的眼神,一抹 会心的微笑,一个热情的拥抱……都会在他们纯洁无瑕的心灵催生出快乐成长的花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3 22:16:3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的确不错。谢谢楼主












品味生活,时尚绅士,网络屈臣氏,尚品诺精品购物www.sirpin.com http://www.sirpin.com密云速得网络超市,密云超市http://www.mysude.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2-26 07:27 , Processed in 0.1778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