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苗乡月夜中的口琴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23: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起口琴这种带点飞鹤奶粉洋气的东西,许多人都幼儿奶粉会以为它与苗族传统文婴幼儿奶粉化沾不上一点边,纯粹奶粉代乐器。的确,口琴对[url=http://finance.ifeng.com/news/bgt/20120106/5410666.shtml]婴儿奶粉[/url乐器。的确,口琴对古老乐器而言,它是个新生物。西元1821年,德国一名叫布希曼的音乐家用象牙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至1825年,一位十八世纪末出生于波西米亚的乐器工匠瑞希特尔对口琴进行了改进。1865年,口琴开始出现在美国的市场上,美国的欧洲音乐文化和非裔美国黑人慢慢地将口琴音乐发扬光大。到了1898年,口琴又传入日本大阪,并被日本人改良成现在的复音口琴音阶。在1924年到1933年间,口琴再传入中国大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从上述的史料上观之,口琴主要是外国人的杰作,这点无可争议。然而,它的创新思维却来自于苗族传统乐器笙。据记载,笙在十八世纪已经流传到欧洲,当地的音乐爱好者用了一段较长的时期渐渐地按照它的结构研制出了口琴。因而,笙被世界公认是口琴等流行乐器的鼻祖。如今的口琴已与历史悠久的笙相距甚远,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大地缩短了口琴普及边远山寨的时间。仅仅二、三十年的光景,它就以惊人的速度自发达地区传入落后地区,从大中小城市流进交通闭塞的苗乡,不断在年轻人之间掀起一阵阵口琴热。它虽然无法取代笙的历史地位,却也格外受到能歌善舞的苗家男女老少的喜爱,成为未婚青年人进行交流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媒介。只要到了明月之夜,苗乡的村边路旁总是口琴交响,喜气洋洋的苗家儿女用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乐调挥洒真情实意,将娴熟的演奏技艺施展在星空之下,不断演绎着一个个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

幼时成长在苗寨,对风靡乡里的口琴印象最深。无论走到哪个地方,善于吹奏口琴的人比比皆是。甚至随便揪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出来,他也能将口琴运用自如,令人无不称道。我常常忍不住地赞叹,不知是哪位无名先贤首先创作了当今流行苗乡的用以表达赤诚情怀的动听口琴曲,让一代代后人不知疲倦地竞相追逐。我也不知是哪个能工巧匠曾经灵机一动,第一次使用自己锋利的刀片改制现成的口琴簧片,让它能完美地吹奏教人沉醉的民族曲调,与意境深远的苗族音乐交融结合,昭示一首首富有时代气息的青春乐章。

在年长者的潜默移化下,我十余岁就跟着哥哥们学吹口琴。谁料苗家年轻人擅长吹的那种别具一格的口琴曲调时而跌宕起伏似江潮,时而轻柔如行云流水,练习起来难度相当的大。我学了整整两年也没有真正把握送气和吸气的要领,吹起来就像竹刷刷扫残叶似的,音律总是乱七八糟的难以悦耳,所以在交际场合就是无胆展示自己的拙劣技术。不过,我对口琴的喜好却始终不渝。每每在月光之下倾听阵阵悠扬婉转的苗乡口琴曲调,我的心儿好似脱缰的骏马,不由自主地驰向漫无边际的星空里,融进夜色依稀可见的高山丛林中。直到乐声嘎然而止之后,自己那飞驰了千万里的缕缕情思依然没能快速地回收转来。

有人说:不懂音乐的人,就不懂生活。苗家山寨大多地方是非常偏僻的,然而他们却善于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利用现代的乐器诠释着美好的现在和明天,让口琴诉说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丰富情感世界,不能不教人为之惊叹和动容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5-2 05:49 , Processed in 0.1931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