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缩小区域差距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20:3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必然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但是,发展差距就是发展空间。消弭区域差距的过程,就是在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生成新动力的过程。其着力点就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空间结构,实现经济内生发展。
   经济区域间发展水平的梯度性是大国发展历程中的显著特征。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转化为大国经济走向均衡的潜在动力,也可制约大国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把区域间的差异转化为使经济保持更长时期、更为稳健增长的重要资源,实现经济的梯度落后性向经济发展的梯度增长效应的转变,是大国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发展历程上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
   其一,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一是区域间绝对差距仍较大。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科技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严重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悬殊。欠发达区域交通网络布局不完善,包括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缺乏协调配合,结构性矛盾突出。
   其二,国土开发与建设布局仍不够合理。我国资源分布的地理不均衡和经济布局与资源分布的不协调,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生产能力向沿海地区过分集中,国家不得不进行大跨度、大规模的能源与资源跨区域调动,增加了发展的成本。虽然近年东部地区加快了转型升级,但需求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等深层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在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而中西部地区多为资源输出型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效益总体不高,发展稳定性较差,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加了难度。
   其三,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明显,区域发展挑战仍大:一是当前我国的发展基数和标准比较高,要继续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和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就需要有更多的资源消费来保障;二是由生产环节造成的环境压力很难得到化解,由生活环节造成的环境压力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能源、淡水、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土地供应难以为继、环境承载能力难以为继、能源供应难以为继;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面临节能减排方面的国际国内双重压力。
   此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区域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如何打破传统体制的制衡,推动区域经济朝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
   如何将区域落差转化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需要我们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空间结构,实现经济内生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在广度与深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着眼于推进区域互动合作,完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完善产品市场、劳动力人才市场、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等市场体系的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合作的制度体系。
   第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政府的作用范围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维护法律秩序,体现社会公众利益以及为区域经济开发提供规划、指导和协调。在现阶段,我们需要更多地注重公平的目标,采取非市场调节的方式,从多方面扶持、引导、刺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小区域间的差距,弥补市场效应的不足。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支持,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以引导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流向,使资本、知识、技术、商品和人力资源向不发达地区流动,加大中央对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从而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
   第三,培育、提升多极并进的区域增长极、增长轴。一是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轴,带动沿海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强化沿长江发展轴,打造贯通东中西部经济联系的战略通道。二是引导重点城市群集聚发展。紧紧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线,以城市群为核心,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体系,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形成若干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增长极,推动新一轮经济社会大发展,打造全国区域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比如,着力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建设成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世界级城市群;着力增强辽宁沿海、山东半岛、成渝等城市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引导武汉、长株潭、广西北部湾等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三是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和全球经济的主要网络节点。目前,中西部地区缺乏国家中心城市和巨型增长极。中西部中心城市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支撑能力不足,引领地区发展能力弱小。今后,应从区域比较优势出发,利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契机,在产业配置和重大项目安排上向中西部重要城市和地区倾斜,在未来人口密集区的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成渝地区等区域,选择若干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进行重点建设,将中西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某行业中心,形成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区域经济结构。












国际黄金国际黄金交易黄金交易
http://blog.sina.com.cn/u/263514458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莞市汽车网 ( 粤ICP备10001045号

GMT+8, 2025-1-26 02:05 , Processed in 0.1320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