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标题: 《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A Separation)——想留不能留才最纠结 [打印本页]

作者: 谭旧外交官    时间: 2014-12-8 20:36
标题: 《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A Separation)——想留不能留才最纠结
作为一个影龄较短的中粮五谷道场Cinephile,中粮五谷道场总是对家庭题材的影片中粮五谷道场有种莫名的排斥感。想中粮五谷道场剧情片还来不及享受、[url=http://bbs.fang.com/1010000096~-1/175353080_175353080.htm]中粮五谷道场[/url片还来不及享受、为何还要拘泥于“家庭片”这种平实到令人昏昏欲睡的影像?说白了,其实我一向不对家庭题材影片感冒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孩提时蹭着长辈看那些婆婆妈妈的国产电视剧给我幼小的心灵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二是因为,身在传统支那家庭,必然深谙这个庞大系统精妙而繁杂的关系网对个体生活的巨大影响。日子一久、人心一疲,便更不愿在寄寓臆想的光影世界里再次反射那令我厌倦的现实。
  
  
  《纳德与西敏》并不是一部能让我陷入狂喜的影片,尽管我无权否认它的优秀本质。区区三十万美金的预算、全篇肩扛摄影辅以主观镜头、实体声音取代传统配乐、各种不知所云的语言、加上本身复杂而沉重的叙事题材...然不得不叹服的是,它成功地将戏里戏外的纠结感通融为一体。几乎没有一点空间设计感的“长”镜头,却在隐约中记录着那屏息的心跳;间或晃抖而不时模糊的画面,却在摇摆中触及手调变焦环的质感。朴素到以简至上、真实到身临其境,对于家庭题材的影片来说,这样的表面风格往往更能透彻人心。
  
  
  《纳德与西敏》的情节内容与曲折程度也许还比不上某些大型国产电视剧,然而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导演的叙事技巧与洞察力将所有线索在两个小时内展理清晰,不仅摒弃了“婆婆妈妈”的家庭片通病、更达到“余味无穷”的后续效应。这就好比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差异,前者不厌其烦地描绘了一张繁复而表面的画卷、后者却以小见大地为叙事平添一些新的维度。卷轴的单调平铺与精妙堆砌的立体套装,孰庸孰巧、高下立判。
  
  
  本片的原名为《一次别离》(A Separation),然而纵观全作不难发现,Separation的定义显然包含了多层面的具体映射:主线是纳德与西敏这对中产阶级夫妇的离婚争纷、辅线是为纳德家庭做保姆的Razireh为其失业丈夫还债及养家糊口而不幸陷入艰苦现实的“偏离”;既有中产阶级与基层群众间的显性裂缝、也有传统男权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价值观间的隐性对峙。道德与利益的背道而驰、信仰与法律的互批互斥,在深刻的思辨基础上极力丰满了整个故事的内涵与外延。
  
  
  全片几无矫揉造作之疵,充实而合理的剧情冲突为较为完整与全面的人物形象塑造敞开了足量空间。家庭成员众多、社会关系复杂,在这样相对混乱的叙事背景下能有条不紊地糅合进剧情牵涉到的所有人物,其导演技法势必精雕细琢而有所偏侧。其中有三位角色的形象安排颇具匠心、却也不失灵气。首先是作为冲突根源的“父亲”——一位体态臃肿、身患重病、神志不清的孤老,令人不由得在揪心之中掺杂进一丝厌恶。然而作为晚辈的纳德与西敏,又何奈孝道之约而坚持不离不弃?纳德为父亲被佣人肆意“固定”之后而怒不可遏、看到父亲身上的累累疤痕而不禁嚎啕,无不展现了一位保守而传统的男人对于其长辈根深蒂固的忠诚。因此宏观而言,“父亲”这个角色的隐喻,很明显就是饱经沧桑而日渐腐朽的国家本身。 纳德所代表的芸芸、即是这个国家的中产阶级群众,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无时无刻不得不承担最为繁重的“孝道”与职责。虽难免有思想先进的个体(如西敏)为此大胆地抱怨与反抗,然而对故土的感恩与忠诚让刻意的逃避总是被各种道德枷锁所牵制。对父亲的责无旁贷,就好比那些普通中产阶级群众:虽存在对于国家体系和社会问题的无尽抱怨,但是相互间的依赖感、促使他们仍然孜孜不倦地为国家的运转而奉献着。这也是片中纳德可以放弃家庭的一切、却唯独坚持要照顾父亲的根本原因;尽管稍显讽刺的是,到头来直接靠自己双手照顾“父亲”的人,是象征着社会底层民众的女保姆Razireh。
  
  
  其次是作为局外人搀和其中的女童。片中为数不多的诙谐桥段几乎都是由这个孩子一手创造:好奇地摆弄着补氧设备、贴着玻璃装猪鼻子玩耍、以及桌上足球的同乐画面。女童在片中的大部分剧情里都是以无忧无虑的快乐形象出现,然而镜头不断通过对其眼神的近景和特写来展现她心理的微妙变化。这种表现主义的点缀在整体稍显平淡的镜头语言中不可谓不是一番波澜。在片末,法院房间外的走廊上,留下了两个未成年女孩互相对视的眼神:一边是无奈的痛楚、一边是受伤的仇恨。阴沉而绝望的氛围,令人感染、令人震撼。
  
  
  最后一位是作为家庭关系纽带而频繁出镜的女儿特玫。11岁,本应该是一心汲取知识的学生年纪,却由于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而被迫去亲自面对这世俗困境。特玫的知书达理多次帮助父亲或母亲圆场;甚至可以断言,如果缺少她的串联与协助,兴许事件的结局会出乎意料地早早崩盘。然而,特玫所付出的一切,本意只是希望父亲和母亲之间能消除互相的误解而重归于好,但在两者争锋相对的过程中,留下的只是她杯水车薪的劝慰与痛苦到临近绝望的背影。纵观全片,镜头也不止一次地对准了特玫流泪的场景。泪水的不断重现,仿佛隐现了其内心深处、从焦虑跌落到无奈的过程。应该说,特玫在影片的前95%阶段内都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位无辜的参与者,然而最为巧妙的是,影片的结尾突然把重心倾向了特玫。面对裁决离婚权利的法官,“选择母亲、还是选择父亲?”,她依旧止不住那涌眶而出的热泪、却无比坚毅地重复着“我已经做出了选择”。家事的劫难让少女承担了太多本不属于她的压力与责任,然而在度过风浪之后,却可以真正摒弃父亲与母亲双方的束缚、完全根据自己意愿而勇敢地作出抉择。这是特玫内心上向着成年的蜕变、也仿佛象征着这个国家的新生一代对于争取自由的美好愿景的奠基。
  
  诠释人物形象的背后铺垫,即是那“罗生门”式的繁杂情节。以片面之言简而概之:这是个充满不公与谎言的喜剧、也是一个饱含亲情与责任的悲剧。通过大大小小的人际冲突,故事向观众们传达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中的普通群众所日常经历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为了利益、为了亲情、为了“孝道”,各个人物、不计其数的谎言离散成一派扑朔迷离的混沌空间。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表面上两个不同社会阶级家庭最终还是将显性的争端化解,尽管从实质意义上而言,是“外伤可医、内患不治”。解决这场纠纷的本源动力,无疑是宗教信仰的精神束缚;而将这场人际战役延续的“恒力”,影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是人性弱点?是逆亲刺痛?是思想固化?甚至是社会风气、国家体制?终究会是众说纷纭、各具一辞。也许,就像影片那个开放式的结尾镜头一样:纳德与西敏隔着玻璃、面对着面、低头不语。而作为观众的我们,是否也会随着那诡谲的钢琴旋律、而陷入关于自己的沉思呢?




欢迎光临 东莞市汽车网 (http://bbs.qc076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