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家的味道
[打印本页]
作者:
伤心的犹大
时间:
2012-12-3 16:33
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家的味道
一天和小L、黄老强有力 板去吃饭,席间聊到吃先发 ,觥筹交错间提及“毛严密 家饭店”的红烧肉就是药品 知可否,非常的不屑的[url=http://bbs.jrj.com.cn/msg,84623626.html]应用于 [/url可否,非常的不屑的“切”了一声,我说:“那是你没吃过我娘烧的,她的红烧肉可以赛过合肥任何一家饭店!”然后,小L就笑了,他很平静的和我们说了个故事。他说他有个哥们,家里不富裕,生活在下面很穷的一个山沟沟里,穷的连吃一顿肉都得是来贵宾或者是过年才可以享用。
我惊呼,“怎么可能?!这个年代还有这么穷的地方吗?!”
他眨眨眼睛,点点头,继续说:他们家每天的下饭菜是自己腌制的咸菜,每年立冬的时候腌上一大坛,开春的时候拿出来,吃饭的时候从坛口舀上一勺,或就着米饭或白馍;家里养的鸡是专门用来下蛋的,然后换成钱供哥们儿上学。后来,他哥们来到了城市,很久都不能吃肉,光吃素。很多年之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小L去了他们家,哥们的父母拿出腌制多年的咸肉和用来下蛋的母鸡来招待他们,那是一种咸的不能再咸的肉了,切的很大块,很厚,放在饭头上蒸着,汪出厚厚的一层油珠子。小L形容说,哪怕是舔上那么一小口也能让人直哆嗦。可是,他哥们吃的津津有味,一块接一块好似这天下美味就在这一盘咸肉之中。后来,他问他,真的那么好吃么,不咸么?他点点头,咂么着嘴大口的灌着白开水,笑咪咪的说:“这是妈妈的味道。”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这些天看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印象比较的深的是第五集,《厨房的秘密》。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在厨师学校任教的妈妈有一个在电台化妆的女儿,从来没有下过厨,煎个鱼也吱哇乱叫,切个土豆丝直接就是土豆条,炒出来的菜颜色也是千奇百怪,可是做厨师的妈妈觉得女儿做的很好,笑眯眯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很满足的样子。这事其实我们都干过,我小的时候最拿手的是蟹黄蛋,那是在千万次的失败中锤炼出来的,因为做蟹黄蛋要用到适当盐和恰到好处的醋还有姜,或多或少都不能达到与螃蟹味道的相似与鲜美,而我又是马大哈,经常不是酸了就是咸了,于是乎,我爹妈一定会在扫荡干净之后笑眯眯的提出小小意见,我想这也是种“家”的味道吧。
还有个在福利院的老太太的故事。香港的早晨醒的很早,香港的义工们很普遍,香港的老人们大多老了都去了福利院,画家梁有闲余时会去照顾这些老人,给他们画画,和他们歌唱做游戏。李婆婆喜欢做菜,也很喜欢创新,她用柚子皮裹上肉糊上蛋清和面用油炸招待照顾她的人们,很神奇的创意,很温馨的一家亲。
有时候我会想家是什么,家是余光中的乡愁,“母亲在那头,我在船这头”;家是是什么,家是夜晚的明灯,照亮回家的路;家是什么,家是一碗碗腌制齁咸的猪肉,咸在口里暖在心里;家是什么,家是温暖的阳光,融化所有冰雪与寒冷。
恩……写了半天我才发现好像没有凸显主题……其实我的中心思想就是这部纪录片真的特别的好,特别好,大家都去看吧。每一个镜头,每一段音乐,每一句讲述,每一支故事,都是那么的朴素,却那么包含真情。它摒弃了传统纪录片所要求的严肃,客观,古板,亢长……它大气而不失细腻的开篇镜头,温润平和的配乐,散文式的旁白徐徐悠长,只是那么一下下,足以让人惊艳万分回味无穷。共七集,每一集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有一堆小故事,那是一部部关于“家”的故事。
欢迎光临 东莞市汽车网 (http://bbs.qc076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