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标题:
挪威的森林映画:纯粹理性批判
[打印本页]
作者:
爱你慧一万年
时间:
2012-5-6 04:16
标题:
挪威的森林映画: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书伴随我两年
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
,让我开始喜欢上村上
天天向上
的作品,对生活有了全
你是我的生命
新的憧憬。从前年11
飞鹤奶粉怎么样
周四在Underst[url=http://tt.mop.com/read_11944127_1_0.html]赫本[/url四在Understanding Media Context的课上下载了这部电影,期待的太久,也期待的过多了。Trailer已经看了数十遍,连里面的广告也熟稔于心。于是已经不忍心给这个电影打出一个非五星的评价,尽管电影到底是与我理解大有不同。
两个小时如果把这部小说按照原意完全诠释固然是不可能的,剧本是一切,剪辑也是一切,电影元素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塑造出一部原作的衍生品,每部衍生品还都可以大相径庭。我理解的作品,作品中每一个鲜活的性格,在电影的表达上多多少少都有出入,算是一定遗憾,也算是为我将来的电影事业创造了点动力。后半句,我是开玩笑的。
如果从人物来说,松山健一塑造的渡边不是我想象中那样,深刻而沉默寡言。电影里的渡边仿佛更像一个帅帅的,而略带羞涩的大男孩。渡边的很多个性魅力并没有得到彰显。书中更多的是渡边的心理活动,他对直子的复杂的感情,对绿子那鲜活的生命力深深的渴望,对交换女友的寂寞与苦恼,都是在书中能感受到的。在电影里,他的心理活动却可以诠释成“因为直子是个疯子,所以受不了了,移情别恋喜欢上了绿子”,并把对直子的复杂的感情说成了简单的难以推卸的“责任”。直子死后渡边在海边礁石上大声哭泣,这一点是原著没有的,也是不该有的。渡边是一个不善表达感情的人,更多的是喜欢把感情藏在心里。而电影的处理过程中并没有mise-en-scene,framing, editing等等去侧面诠释这种隐晦的情感,反而把渡边表达成一个情感外露的人。
同样,直子和绿子的个性也没有得到彰显。屏幕上的更多是两个病态而平庸的女子。电影在宣传过程中,提到了这样两个概念:「強く生きること」和「深愛すること」。导演把这两个女人的理解极端化了,仿佛直子的存在就是为了生存,而绿子就是一个单纯去热恋的女孩。而忽视这种生存与爱的纠缠存在于每一个角色之中。直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电影并没有交待清楚,如果没有看过原著,以为她单单就是疯了。而直子的温柔,她内心不断纠结着的无法融入这个世界的苦楚,却统统被电影所忽视。直子与渡边单独相处,有好多次直子都突然发作,并且反应非常激烈。而书中的直子,更多的是静静的,非常脆弱的,羞涩腼腆的日本女性。正是这些特点才吸引了渡边。相对来说,绿子在原著中吸引人之处,则是她的顽强的生命力。书中只有绿子一个人是不带变态地活着的人。绿子之所以能够得到渡边的青睐,还是因为她的爽朗直白,还有她那些看似奇怪的理论。而电影在这点上又让人失望了,绿子那些神奇的言论没有留下,有的只是她欺骗渡边关于自己父亲的事情,还有莫名其妙地和渡边生气,却没有从电影情节里可以推敲出来的生气的来由。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永泽,永泽的塑造总算是原汁原味,至少他的性格中比较重要的元素都在,不过仔细推敲还是不足。比如永泽的强大气场没有表现出来,他的很多经典的观点关于前途,关于性,关于人性也没有丝毫体现。因而渡边搬家之前他说出的那句“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为”显得很突兀。渡边、永泽和初美吃饭的那段应该是原作主旨的重点,很多村上想说的话都在那一段冲突中揭露出来。而电影的诠释仅仅把初美当作一个逆来顺受的怨妇。初音映丽子绝对有初美的感觉,但是强加于她的台词扭曲了她的个性。原著中的初美,是一个很有涵养,大器不去计较的伟大女性。原著中吃饭那段,初美之所以问起渡边与女生睡觉的事情,仅是希望他不要重蹈永泽的复辙,并没有教训永泽的意思。而在电影中,初美非常纠结于渡边交换女友的事情,仿佛声东击西审问着永泽。而真正有营养的谈话,关于永泽和渡边对世界对周遭的看法的对话却没有写在剧本里,取而代之的是初美一气之下摔门而出,而这对包容心极强的初美又是错误的诠释。在吃饭之后,初美与渡边一起打了台球,又去初美家包扎伤口,这些有被忽视掉了。当然,这个也无可厚非,如我所说,2个小时不可能极尽村上的精华。不过有一段描写我至今深深映在脑海中,就是数年后的渡边在美国南部一个墨西哥风味小馆看着外面绯红的夕阳,突然想到这种看似微弱却足够震撼的力量正如当年的初美一样。似乎导演也没完全忘了这点,所以在出租车上,初美脸上的光是变化的,曾有那几秒钟的红光,大概来自车窗外的霓虹,但那一瞬间的光又消失在持久的昏暗之中,也是不幸的前兆。另外,原作中渡边最后一次见初美,也是那晚在离开初美家的时候初美的电话响了,初美毫不犹豫地去接起了电话。这种临别的一幕就间接了初美最终自杀的悲剧,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就算不交待她最后割腕也无可厚非了。
玲子的故事应该是删节最多的,比如她和那个严重扯谎癖女同性恋的故事。玲子完全变成了一个配角,由于直子没有被塑造得足够柔弱,玲子的母姓也无法体现,她和直子的关系仿佛只是室友。我印象中的玲子,仿佛能把一切的情感都化为音乐,但是电影中她的率性开朗,拿着吉他就弹唱的性格却没了。甚至最后一段在渡边家,玲子的穿着并不如书中描写那样与世隔绝,她和渡边的关系也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熟悉。在最后之所以玲子和渡边发生关系并不是玲子一时的饥渴,而是两个人处于对直子的深切怀念,仿佛抱住直子的身体寻找一种直子的存在感。这点却没有在电影中体现出来。
如果说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应该是它的sounding。在写这个评论的时候,我也是在听着OST的。渡边在电影中说了好多次「もちろん」,或许“当然”这个词本身就是最接近渡边性格的。音乐的composing主要分两支,一支是村上比较推崇的五六十年代的摇滚,另一支则是提琴勾勒出来的痛苦与纠结的旋律。在电影中,从东京到阿美寮的切换,总是伴随着音效的骤变。这和大部分电影中场景切换,音乐渐变的手法是不同的。突兀的变化衬托出直子、阿美寮与外面世界的隔阂,侧面也为直子的自杀做了铺垫。另外就是音乐响度的变化,也表现得惟妙惟肖,把一系列琐碎的镜头增加了戏剧效果与震撼力。
mise-en-scene是大部分人都比较满意的吧,从这点来说陈英雄做的和张艺谋有点像,都是过于夸大了对景物的描写,尤其是对草原,杂木林和海的描绘,有些过头了。“挪威的森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导演总觉得既然提到了もり就该真枪实弹来上几发景物描写。炫耀的成分似乎多过了叙述的需要。说实话,我是真没想到挪威的森林可以排出恐怖片的效果,不过直子死的那段的确是令我毛骨悚然了一下。音乐过渡到惊悚的旋律,频率在增大,响度也在增大,画面虽不是黑白,但是逐渐色调变冷,而且对比清晰,这时出现了两只沾着泥土的小腿,吊在半空中,音乐的响度和频率同时达到了最大,画面停留了半分钟。接着在剧烈的音乐声中惊涛拍岸,恐怖片又演变为灾难片。渡边一个人趴在野外的种种场景构成了一组蒙太奇,这倒是出乎意料的,总算荒岛求生这部分还算可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光线的运用,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主要是旧照片的黄色调和晨曦灰蓝的色调,再就是景色中的绿色,在不同的场景中对故事情节的渲染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如果说失望更多的还是对editing的失望。很多看了电影的人抱怨电影变得过于片断化,而失去了一种整体的感觉。而即使是众多片断夹杂的电影,还是丢掉了许多村上的精华。村上的小说本身节奏感就不强,这就为片断化打下了基础。另外,还是因为电影的剪辑过于突兀,音效场景的剪辑,时间的跨度都没有衔接好。无论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没有任何一段冲突占用了十分钟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没有一段是一次完整的剖析,话头刚挑明内容就不翼而飞了。
我一向喜欢日本电影的aspect ratio,2.35:1的画面比例,应该是惟美电影的绝佳选择,至少场景显得更加宏大了。而日本导演中不乏运用2.35:1尺寸的高手,比如黑泽明,在这个aspect ratio之下,适当的构图可以把人物之间隐晦的关系,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意图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许日本人之所以喜欢这个aspect ratio就是因为他们本身文化的内敛性不喜欢把什么感情都表达出来,相比之下旁敲侧击则是一种好办法。而framing在旁敲侧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在这个电影里的体现当然也是有的,比如尽管这个宽的屏幕,理论上可以容得下多个角色在一个镜头中,而导演却选择了分镜头的方式,这种切分使每个人物在构图中都更加孤单,从而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冥思苦想暂时也就想到了这个好处,或许以后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会对导演的思维方式有新的觉悟。有一点有些疑惑的是,在初美质问渡边为什么找女友的时候,镜头上是一个zoom in,拉近了初美的侧面。我不知道想要表现什么,是想说她侧面真的很美吗?如果这段场景让我设计的话,恐怕我不会使用分镜头,或许角色之间距离的远近,还有位置的构成,以及各个角色画面中所占大小,都是表意的契机。
一口气发神经写下这么多东西,实在是对挪威的森林的用情至深所致。很多地方说的或许过于浅薄,我毕竟是个刚刚接触电影的人,有的也只是生涩的思考,以及长久没有写汉语的生涩的笔触。
欢迎光临 东莞市汽车网 (http://bbs.qc076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