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标题: 各国积极变革应对教育全球化 [打印本页]

作者: 芽芽妈咪    时间: 2012-5-30 11:33
标题: 各国积极变革应对教育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奶粉起世界进入信息社会与圣元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圣元期最大的特点是世界经奶粉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url=http://www.maigoo.com/maigoocms/special/qinzi/163shengy.html]关注[/url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正成为一个国家、集团或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教育全球化主要体现在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终身化、教育职业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综合化、教育人文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世界,知识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国际化已经不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专利,而成为每个学生都必须获得的基本教育。因此,各国都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应对教育的全球化时代。

  美国:争当一流 重视质量

  “美国教育的特点是追求公平和质量。”岳昌君说。2009年7月24日,奥巴马宣布联邦政府拨款40.35亿美元,启动“争当一流”教育改革计划。采取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将来在大学或工作岗位取得成功;招募合格教师、校长,提高专业水平和工资待遇,留住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通过建造数据库系统,测量学生成绩,晓谕教师、校长如何改善实践;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

  “美国乔治·布什总统在第一个任期的上任一周内(2001年1月23日),向国会提交的第一份立法提案《不让一名儿童落伍》(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经美国国会批准成为国家法律。可见美国历任总统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岳昌君表示。

  2007年5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2007—2012年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 For Fiscal Years 2007-2012)。新时期教育部使命为:通过加强优质教育和保证教育公平,提升学生学业成就,为全球竞争做好准备。

  “战略规划有4个战略目标,均体现了对教育质量和公平的追求。”岳昌君说。战略目标1: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重点提高所有学生阅读和数学能力,到2014年使其达到年级合格水平。战略目标2:提高所有高中学生学业成绩。战略目标3: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accessibility)、减轻经济负担(affordability)、学校为学生学业负责(accountability),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为成年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战略目标4:教育部综合管理战略目标。

  “美国基础教育发展动向也值得关注,”岳昌君表示,美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现了追求一流教学目标的初衷:尊重教育对象,促进全面发展;班级规模适当,注重因材施教;分区就近入学,兼顾多样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实行普职融合;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优质教育;重视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基石;基础教育国际交流频繁。

  欧盟:追求高质量终身发展的教育

  “为加快欧盟一体化进程,欧盟出台了2007—2013年教育行动计划。这是欧盟今后7年内唯一的综合教育计划,是欧盟未来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被称之为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和欧盟教育中长期发展计划。”岳昌君说。

  《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为高质量终身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促进欧洲教育革新;改进终身教育的质量、吸引力和入学机会,让终身教育为人的充实、社会凝聚、活跃的公民意识、性别平等和满足人的特殊参与需求多做贡献;促进创造力、竞争力、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发展;为使各个年龄段的群体更多参与终身教育做出贡献;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的多样性;加强终身教育对于焕发欧洲公民意识的作用,鼓励容忍精神,尊重他人和不同文化;促进欧洲各个层次教育和培训的合作;分享革新成果和经验,促进交流。

  2006年2月22日,以萨科奇为主席的法国人民运动联盟公布了《教育协定》,协定被命名为“教育:成功的义务”。

  “萨科奇在为《教育协定》公布而发表的演讲中,明确了教育的两大目标:优质与机会均等。”岳昌君介绍说,为了实现机会均等的目标,有必要采取两大结构性措施:一是确定教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公共知识与共同基础为目的。二是为机会均等服务,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以保证教育的成功。

  德国政府2003年3月发布的《2010年议程》,继续增加教育和研究预算;强调革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设精英大学;集中资助重点研究领域,改革贷学金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增建全日制学校。“增建深受家长欢迎的全日制学校,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校对孩子的管理,利于家庭和父母职业的协调发展。”岳昌君说。(




欢迎光临 东莞市汽车网 (http://bbs.qc076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