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网

标题: 谢安琪《第二个家》:草根天后的治愈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杯子心情    时间: 2012-5-29 10:53
标题: 谢安琪《第二个家》:草根天后的治愈之路
“治愈”一词貌似圣元奶粉近年来见光率颇高。我圣元猜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圣元奶粉原因就在于,现代人太圣元奶粉时代车轮的高速行进下[url=http://www.meilishuo.com/share/176089034]圣元[/url代车轮的高速行进下,压抑、焦虑、烦躁成了生活的主旋律,而音乐无疑是治愈这一切的灵丹妙药,之一。于是谢安琪的《第二个家》就有了用武之地。

  说到谢安琪,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位香港草根天后的“发迹史”。在香港,谢安琪之所以被冠以 “草根”头衔,根本原因在于她的作品,很多都跟香港社会题材息息相关。从早年的《开卷快乐》、《丧婆》、《菲情歌》、《我爱茶餐厅》到后来的《喜帖街》、《呐喊》、《方玲霞》,无不以最香港的生活为切入点。这让她尝尽了甜头,并得以顺利签入环球,又成了“天后”。

  但这一路线,用在国语唱片,显然是有问题的。谢安琪的“草根”路线在香港如鱼得水是因为她的“根”在那里。音乐风格可以复制,但生活是不能复制的。比如让谢安琪来唱《长安街》就很别扭。于是,她的团队选择了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路线,治愈。“焦虑”是人类通病,无论是香港人、内地人还是台湾人,显然都不会拒绝“被治愈”。

  谢安琪的治愈之路是有由头的。她的上一张粤语专辑《Slowness》的名字就很迎合当下的“慢生活”潮流。而《第二个家》其实可以看做是《Slowness》的延续,在这张唱片里,谢安琪请来方大同、吴青峰、徐佳莹、深白色、李焯雄等新老音乐人合作,一起来为自己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的氛围,连造型都设计得清新飘逸,试图以此来吸引内地、台湾歌迷的偎依。

  那么《第二个家》到底有没有治愈我们呢?我相信有。尽管,如一些观点看来,这张专辑缺乏如《喜帖街》或《年度之歌》这样过耳不忘的“大金曲”,但整体素质的不俗,尤其是节奏把握的出色,还是足以让人为之称道。

  方大同写的《脆弱》像刀子,慢节拍配上李焯雄锐利的歌词,轻易就能在听众心头划出一条口子;接下来的两首歌曲,《没有发生的爱情》和《再见》尽管流露出若即若离的伤感,却又表现得相当克制,不像很多情歌专辑那样没来由的抵死纠结;《So Free》开始,气氛急转而上,专辑核心诉求这才终于开了天窗——这时你会发现,“我脆弱,像泡沫碰泡沫,被戳破”(《脆弱》)这样的歌词就像是创作者精心布置的诱饵,为的是让听众打开心门接受关爱——《So Free》和《第二个家》应该是专辑中最讨人喜欢的作品,前者轻快的节拍让人心旷神怡,后者简约清新的弹唱温馨体贴,将开场的伤感一扫而光的同时也就把听众的坏情绪给带走了。

  加上直面工作焦虑的《晚睡早起》、幻想爱情来临的《爱情预购》和直抒胸臆的《我想》,《第二个家》的“治愈”思路可谓相当饱满。在开场的锐利,到体贴的拂拭,然后在给大家一个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渴求,这“治愈”的效果比一味洒狗血的苦情要有效得多。这还没包括就是要逼人追忆往昔美好的《拾年》呢。在内地版中,这首朗朗上口的慢歌成为恰如其分的谢幕。

  相比之下,《兰花指》的“中国风”就显得有点跟其他作品格格不入,但跟着古朴典雅的词曲暂时远离喧嚣现实,也算是“治愈”的一种方式吧。还有,其实谢安琪那酥麻的气声唱腔本身就有“治愈”的功效,而第一次录制国语唱片的她在演唱上的也可谓表现不俗。




欢迎光临 东莞市汽车网 (http://bbs.qc076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